“你心中有‘爱’吗?” “有!”
“有多少‘爱’呢?或者说,爱的容量、爱的能量等级是多少?” “我不知道…”
“要去检验自己,要去学习,要去努力做好当下的事,帮助更多的人的同时,然后知道自己能量等级有多高。一定要记得爱自己,为自己而活,理解自己的选择。” “好的!”
“你会去表达爱吗?” “不会。” “把我不会换成我学习” “好的,我学习表达爱!”
“为什么没有学会表达爱?” “中国人都不喜欢表露感情或情绪。在以往的知识架构里,没有人告诉我要去表达爱。我的父母也同样不会表达表露感情。他们时常只是默默地做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我。而我自己也只能如此揣摩,感受他们。我不知道我的感情是否真实,我以为我的感受别人也能体会或者感受到,当我有情绪时,我不会去表达,只会生闷气,我只会想:‘为什么你不理解我?为什么你们不关心我?为什么你们不像我一样了解我自己内心的想法?为什么你们不来问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你们不理解我的感受?为什么?’” …
“把‘为什么你们…’换成‘为什么我…’,‘为什么我没有让你理解我?为什么我没有让你关心我?为什么我没有告诉你们我心里的感受?’”
“·····”
“你有在生活工作中去理解他人吗?” “有的。”
“所以你希望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理解你是吗?” “是的。”
“但是在生活工作中没人理解你对吗?” “是的。”
“有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习惯了吗?” “是的,你习惯以这种方式去理解他人,获得你自己的存在感,你习惯以这种方式去付出,然后让自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我好累” “你在逃避”
“·····”
“你觉得我没有理解你是吗?你对我没有理解你感到失望了,是吗?“
“我也不知道,这种情绪是什么?有点混乱,又会感到焦虑 ·····”
“承认当下的感受,休息一下,接受混乱焦虑的情绪,记住它。"
“为什么啊?” “那是你还没有醒觉的状态,有一天你会给它们命名的。“
“你可以告诉我这种情绪是什么吗?”
”我告诉你的是我的感受,不是你的体会。” “可,你不就是我吗?“
“······“
”这是一种无助无知的情绪,人类天然对未知的东西感到恐惧,包括未知的情绪,但是人类通常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无助,因为它们要维护自己的自恋。“
“不是的,你提问的方式有问题。” “哦?哪个问题?“
“当你在问‘你有在工作生活中理解他人时’,我只能回答,‘有的。’”
“如果你问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是如何理解他人的,我会告诉你,我理解的方式。“
“所以呢?” “所以,我理解他人的方式,可能会变成误解他人的方式。”
“是的。”
“可是我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恩,你期望有一个人能完全看到你理解你是吗?” “是的。”
“可是没有另一个人会和你一模一样,Ta无法完全站在你的角度去理解你。所以不要有妄念,找到一个完全理解你的人。亲密关系也不可以,父母也不可以,恋人或者伴侣也不可以。”
“我不明白” “明白太多反而受累“
“你开心吗?” “开心是一种情绪,和痛苦一样没有分别。”
“你开心吗?” “开心是一种追求,逐乐避苦的人会很痛苦。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你开心吗?” “。。。。 我可以开心吗?“
“可以! ”
“在家庭里,所有的,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可循环的,是流动的,不是只有你在付出,他们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付出。很少沟通的家庭很少相互‘看见’‘感受’到对方。”
“如果确认‘表达爱’的能力是欠缺的,那么为了让他人更能感受到你的‘爱’,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更多的,足够多的理解Ta,二是努力去学习“表达爱”,让Ta能够‘感受到你的爱’。”
“具体表达爱的方式有哪些?” “例如对父母,要每天主动打电话,主动了解父母的需求,协助并关心他们正在关注的事。”
·
·
·
“我有在说教吗?” “你感觉你是在说教?”
“有时候我在‘说教’而不‘自知’” “‘说教’的概念是你自己的,还是他人灌输给你的?”
“你认为你在说教,那你就是在说教,你认为你在自嗨,那你就是在自嗨,”
“没有人喜欢被说服,说教是被说服者产生的逆反心理·····我是你的内在小孩,也是你的内在父母,同样也是超我和本我的集合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