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这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寥寥数语,却阐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曾国藩一生博览群书。他不仅鼓励儿子读书,也鼓励儿媳郭筠读书学习。郭筠自19岁嫁入曾家,在曾国藩的悉心指导下,她不仅通读《十三经注疏》及《御批通鉴》,还著有《艺芳馆诗稿》,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诗人。
在丈夫曾纪鸿过世后,她依然承担起教导子女的重任。思想开明,家教有方的她,告诫子女杜绝纨绔习气,并当自强不息。曾国藩的孙子辈们果然不负众望,个个都很有出息。
婆婆晚年失明,行动不便。郭筠时时小心相扶,悉心照料,三年如一日。婆婆曾感言:“吾妇贤若此,吾忘吾贞疾。”言语之间,可见郭筠这个儿媳是极尽孝道。
读书,让郭筠知书达理,深明大义。身为裹脚女子,她不仅践行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精通诗文,她还高瞻远瞩,在教育子女上思想开明,极富远见,为曾家培养出优秀的晚辈人才。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时代,周筠之所以没有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属物,是因为读书改变了她的认知,开拓了她的眼界,才让她富有见识,拥有卓尔不凡的气质。
女人就应该如此,活得智慧而且通透,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郭筠秉承先人遗训,手书《曾富厚堂日程》,是为家训。《曾富厚堂日程》计六条:
一、 男女皆应知习一样手艺;
二、 男女皆应有独自一人出门之才识;
三、 男女皆应知俭朴,每月所入必敷每月所出,人人自立一账簿,写算不错;
四、 男女皆应侠义成性,不要行为有亏;
五、 男女皆应抱至公无私的心肠,外侮自不能入,而自强不求自至矣;
六、 我家行之,一乡风化,则强国之根,基于此矣。
曾氏家族,英才辈出,郭筠功不可没。她的教育理念推陈出新,眼光长远。曾国藩泉下有知,必定心甚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