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打分:3星。(满分是5星哦)
理由:一星给周星驰和《喜剧之王》这个IP,两星给女主如梦与爸妈的亲情这条线。
温馨提示:本影评涉及一些情节剧透,不喜欢剧透以及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现在绕道还来得及哦。
1、
与其说《新喜剧之王》是一部贺岁电影,倒不如说“他”是周星驰出于对过去那段龙套经历的一种执着的输出。
2、
光看名字还没接触到剧情的时候,观众就知道这是周星驰对老版《喜剧之王》的复刻。包括宣传海报上主打的也是“周星驰”、“新喜剧之王”和“大年初一”这几个关键信息,大家也愿意接受,愿意去捧这个场,只因这是星爷的片子。
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星驰是个好演员却不是个好导演。
周星驰以往塑造的经典角色,《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逃学威龙》里的周星星、《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龙星等,这些电影的导演都不是周星驰本人,但星爷通过发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塑造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
“周式喜剧”这个前置定语,决定了有些特定的小人物角色,它只能是周星驰演,换了一个人就演不出来那种独特的味道,观众也不愿意买单。
就像是一碗普普通通的蛋炒饭,有的厨师炒出来就是色泽金黄口感好让人一口气能吃好几碗,有人炒出来就是卖相不行味道更不行。
饭盒梗、被打梗、对表演方式的坚持梗、演员的自我修养梗,不是说致敬不可以,但适可而止的致敬是致敬,过于单调和重复的致敬就只是炒冷饭了。
4、
从女主的选角来说,首先从长相来看,这次的女主角第一眼来看确实没有什么“星相”或者说“观众缘”。
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等,这些如今数一数二的影星巨星当年也都是跑过龙套的。可哪怕是跑龙套,他们也都留下过令人惊艳的瞬间,要么颜值没话说,要么五官有特点,气质很独特。
当然,也许星爷这次是刻意选了一个没有主角脸的女艺人去演女主角,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更契合角色。但不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从剧本和电影的完成度上来说,这种程度不够。没能说服观众。
5、
我不知道国内的大荧幕电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依赖用配乐带剧情的,很多地方真的是剧情的代入感和演员的表现力不够,全靠配乐在撑场面!!!
韩寒的《飞驰人生》里也有这个问题。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见过最离谱的就是张嘉佳的《摆渡人》了,每一分钟都在考验观众的耐性。
音乐与剧情配合得恰到好处,在电影的最终呈现上就是1+1>2的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6、
很重要的一点,“性转主角”,用女性主角替换掉了原来的男性主角似乎不是一个好选择。
比方说,周星驰在他的《喜剧之王》里被人踢饭盒暴力对待等,观众会很能体会到那种小人物的心酸、卑微、被现实玩弄、追逐梦想的无力感。
但现在主角是一个女生,是一个女跑龙套的,哪怕她是起步阶段,无名无姓无资源无背景只有满腔的表演热情,但,当她被暴力对待,被男人打被男人摔被片场的男性工作人员粗暴对待时,作为一个女性观众真的很不适。
如果这是国内女龙套的生存现状,那也太惨了吧?道德呢?职业道德呢?人文主义精神呢?难道国内片场的工作人员就是这种素质?那影视行业还真是吃人的毒蛇猛兽。这个时候不要跟我扯什么男女平等,不是说只有男性角色可以被虐,只是,男人女人在体能和身体素质上天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事实。
你单方面殴打一个女性和单方面殴打一个男性,引发的社会不满和舆论抨击能一样吗?打女人的男人就是让人看不起啊。
撇开性别,龙套真的是一点人权都没有吗?在影视行业起步打拼真的就一丁点尊严都不能保留吗?这样的设定,真的好吗?就算是用“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的艺术处理”这种说辞,也不能完全使人信服啊。
难道就没有别的手段和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女主角如梦性格的坚韧和对演戏的执着了吗?
7、
电影里唯一的一个泪点,是最后的颁奖典礼女主父母看到女主以往从影经历的一些片段潸然泪下那一段,确实很打动人,这里我都看哭了。
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认知代沟”是普通存在的,国内的大多数父母确实不具备为儿女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正确规划的能力,很多也不认同儿女在职业发展上的做的个人选择,但代沟归代沟,不理解归不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真实的,沉甸甸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8、
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电影的内核。
如果说每部电影都像一篇文章一样有中心思想的话,那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的内核是:不要去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有梦想的话就去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
但是电影在这个主旨上的完成度明显不够。
女主角的角色塑造很单一,有些情节的设计略让人反感,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让我去找女主的缺点的话,她最大的缺点是——
“不合时宜和没有分寸感”。
在当今这个你给别人发微信只说个“在吗”却不讲清楚具体动机是什么有什么事的情况下都要被人在内心判定是“没礼貌”的“移动互联网新型社交礼仪约束”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需求都是一种被放大的状态,你的梦想是梦想你的自由是自由你的工作是事业是事业,那别人的梦想就不是梦想了别人的自由就不是自由了别人的事业就不是事业了?所以鉴于这一点,女主的没有分寸,在影视剧里尚能接受,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有这样的朋友,她未必会讨你的喜欢,你们的关系未必会很好。
很不喜欢女主在送外卖碰巧送到小米的朋友的公司跟那个导演一再被拒绝还赖着不走争取机会的那一段,就感觉很没分寸吧…………
当然,可能有人会跳出来喷,你没试过走入绝境你肯定无法体会女主的心情和做法的。
OK,如果你硬要这样说,我也勉强能接受。但作为一部电影,内核都没有表达好,就是不能算一部好的电影啊?这个有疑问吗?
虽然试镜拿到大导演角色的一年后,女主成功获得了电影节的奖项。
但电影传递给人的感觉是,进度条不够了,得赶紧大结局给个happy ending,女主最后真的是靠努力获得成功的吗?好像还是靠运气和编剧给她的主角光环啊,逻辑链条上的说服力太弱了。
完成度不够。
不是挨打挨骂坚持同一个职业岗位很久,就算是努力了。
“努力”这个词有很多种表现方式实现手段很多种诠释的侧面与角度的。
“努力”这个词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
“努力”可以是更有个性更有魅力的。
9、
这个电影额外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
拜高踩低的塑料朋友少交,以及女生谈恋爱一定要擦亮眼睛。
脆弱的时候可以靠别人的安慰疗伤取暖,但成年人,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白日梦可以做,高兴的话可以天天做,但是,真的要去实现梦想,努力、坚持、天赋和运气,缺一不可。
最后的最后,周星驰再出电影我还是会去看。
但也还是会选择客观。
好,就是好,不好,就真的是不好。
电影是作品,也是大众消费品,既然拍出来了,就不能怕人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