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飞蛾扑火的发生机制

飞蛾扑火的发生机制

作者: 海里的犀牛 | 来源:发表于2017-03-10 13:23 被阅读54次

    飞蛾扑火

    在知乎上看到的,说复眼(什么叫复眼?)的昆虫都是靠飞行路线与近乎平行的自然光之间的夹角来导航的。而人造光源是点状的,为了保持夹角不变,昆虫只好绕着光源飞了(最后为什么会掉到光源里?)。

    也就是说,这是昆虫的本能,根植在基因内的本能。

    问题是:昆虫为什么不改变这种本能?

    首先,与全种群的定位导向相比,少数个体的牺牲是值得的。

    其次,与广泛存在的自然光相比,点状的人造光源在数量上还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时间跨度。一个物种的稳定存留期是500万年左右(怎样证明?),超过这个跨度,物种为了适应环境,其形态也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演变成其他物种(是演变导致该物种消失,还是其某一分支进化,其他分支被淘汰消失?)。也就是说复眼与自然光的关系,可以回朔数百万年,上千万年,上亿年。

    而人造光源呢,要知道人类有意识控制并利用火不过***万年历史,在夜间利用火作为人造光源的历史更短。这涉及到夜间用火的几个条件,这些条件是依次出现的:

    1.有白天不能做的事,如共同祭祀、偶像崇拜、部落仪式等即宗教信仰需求(白天男性在狩猎劳作);

    2.庆典,娱乐,交往等活动出现,既文化需求;

    3.能制造防御设施,武器先进,可以点火而不怕暴露自己导致凶兽和其他部落敌人的入侵;

    4.最最关键的是文字的出现,从此信息和知识的传授、记录、学习开始依靠眼睛而不仅仅是口耳相授,这是必须依靠人造光源的帮助才能在夜间进行的,而声音是不需要光线传播的,这段历史不过数千年。

    由此可见,人类在夜间有意识、大量、经常性使用人造光源的历史极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绝对没有可能让一个物种出现形态和本能上的明显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蛾扑火的发生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wn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