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班,还没从元旦三天躺中恢复过来。办公室里倒是一片乐呵,小潘的一个话题勾起了大家伙的兴趣。
办公室10个人,如今小潘是唯一一个待字闺中的女性了。之前听她说起过男朋友是新疆人,这次应该是准备见家长了,她问同事,男朋友第一次上门,得送些什么。
一个个的,都是过来人呀。
新近结婚的男同事小李,外来女婿。他是内蒙古人,女方是湖南人,如今在湖南买了房子,以后算是扎根在南方了。他是个讲究人,建议小潘让男朋友准备点新疆特产,或者从新疆搞头羊过来。小潘摇摇头,“我怎么好去跟他提这要求呢。”
其实她是没拿定主意,不知道要买啥。
说起这个,老谢挺来神。提起他最爱的烟酒,那头头是道。跟小潘说买烟酒,小潘倒是准备了。同为酒友的小李和他一致认同买剑南春,咱也不知道为啥直接否定了小潘他们预定的梦之蓝。
去年结婚的同事小彭说到了她老公当时准备的礼物,这就的确惊掉下巴:两瓶茅台,两条和天下,还有其他的东西。她说,这之后,每到逢年过节,送礼这项开支都不得了。也是,再往后,只能越送越多,哪能缩水呢!
小彭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得看父母是不是计较这些。言下之意,如果不计较,那就尽心尽力,计较的话,那就挑好的、贵的买。
这话,的确是说到了点子上。现在回想起老谢当时去我家,我完全不记得他送了些什么。似乎也没有像小潘和她男朋友这样探讨过这些问题,也许当年自己还迷迷糊糊吧,又或者是那时候大环境不比现在,讲究的是个过程,至于送什么,随意就好。
老谢第一次上门,我妈甚至连个红包都没有给,激动的我,也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流程。后来还是她自己说起,我才知道她当天忘了。
加之我的父母也很少去琢磨这些礼节性的东西,同村人不存在攀比,所以他们更不计较这些,所以逢年过节的送礼,也只是成为我略表孝心的一种方式。
婚后,这些都是老谢在处理。
今天同事们在探讨这些时,我就在默默想十几二十年后,我们家孩子要是去别人家拜访,那当妈的得给他准备些啥呀?
这种时候,有强大的后盾,得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