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小学阶段的重心是要拼成绩吗?

孩子小学阶段的重心是要拼成绩吗?

作者: 慧玲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09:03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309天早安问候。

孩子小学阶段的重心是要拼成绩吗?

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大吗?

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

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那这些负面的感受来自成绩吗?

不是,来自家长的感受。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感受非常糟糕,他们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感受也很糟糕。

所以,父母认为必须把孩子的成绩快速提上去,才能挽救孩子,就开始各种鸡娃。

可是父母越逼,孩子的感受就越差,就越不想学。

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孩子自信心被摧毁,失去安全感。

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孩子更在乎的是家长的接纳和认可。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知道:

过分关注成绩,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

你或许说:小学就不管孩子学习成绩了吗?

不是不管,就看你怎么管了。

你要先管孩子对学习的感受,让他不抵触学习,那么就还有逆袭的机会。

另外,你还要认清一个现实,学习其实是有天赋的,你的孩子有没有学习天赋你要搞清楚。

就如你让普通孩子跟着刘翔的节奏去训练跑步,他不仅达不到刘翔的高度,还会伤及根本,以至于连终点都跑不到。

所以,一定搞清楚自己的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如果孩子的天赋没有在学习上,就别盲目的为跑不过很多“刘翔”而焦虑与烦恼。

接纳你真实的孩子,与孩子享受奔跑的快乐好了,不求碾压别人,只求战胜自己。

如果你做不到平衡自己的心态,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非要鸡娃,会有这样的后果:

一方面父母主导下的努力,很可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与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而让这一切土崩瓦解。

另一方面,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学时就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到了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却已经加无可加,结果一定是成绩下降。

这时候,你发现孩子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学习上了,可是学习成绩让你与孩子大失所望,孩子还别无所长。

你的内心更充满了焦虑与失望,孩子的自信心丧失,在你的不接纳中更加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积极性也没有了,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总结一下:

1.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不大,但是学习不好的感受才是杀手。

2.学习不好的感受,是来自父母的不接纳与强求。

3.不要在学习上,把孩子的时间与精力榨干,学习是有天赋的,如果对天赋不在学习上的孩子,父母主导去努力,后果是到了孩子青春期,就会让一切土崩瓦解。

4.把抢跑的优势当成天赋的优势,高估孩子的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制定超出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训练计划,再以高压手段强制实施,并且看不见孩子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最后会把孩子练废。

5.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由:

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基本属于第五层了。

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必须先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我实现的目标,那就要先满足他前面四层的需要,这是地基。

生理的需要对于关注教育的阶层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

但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往往被忽视了。

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吼孩子,甚至于加以打骂,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考不上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他们会有安全感吗?

如果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整天长吁短叹,一副你对不起我,你给我丢人了的样子,孩子能感受到爱吗?

没有爱的家庭,孩子会有归属感吗?

还有,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重视他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把它当成机器人,让孩子补课,让孩子学兴趣班等,都不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当然,第四次需求尊重也是得不到的。

要知道,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强,因自强而自律。没有自尊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律。

这些都是孩子好好学习的心理基础,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

所以,从小只关注看得见的成绩,而忽略看不见的心理需求,孩子的地基没有打好,能上到你希望收获的第五层吗?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从什么所谓的幼小衔接开始拉开差距的,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的积累。这些才是将来支撑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

所以,家长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看孩子成长的视角。

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为期十几年,是一场艰巨的拉力赛。

拉力赛不同于赛场比赛,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条赛道,每段赛道都有不同的特点。

你在前一赛道取得的优势可以保留,但并不能保证你在下一赛道取胜,最后谁胜谁负,要看终点。

小学低年级,直来直去,就像直道,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有了拐弯,变成了弯道。

到了初中,三门变九门,一下子压力陡增,就成了坡道。

高中,难度大幅增加,崎岖险峻如山道。

到了大学,只有一个目标,没有明确的道路,很容易迷路。

研究生阶段,更是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到毕业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则犹如置身城市道路,能否达到目的,要看你对道路的选择和对规则的理解。

要想一直领先,不能只盯着眼下,要把目光放长远,提前储备后面赛道所需的能力和能量。

如果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胡乱加速,可能一时领先,却坚持不到终点。

如果只会埋头赶路,不懂抬头看天的,则会迷失方向。

如果没有及时的能量补充,跑着也就没有动力了。

对于学习来说,能量的补充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需要精神方面的。

所以,在育儿的路上,家长终身学习才是根本。

如果家长不学习,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拿自己的要求强迫孩子做到,用蛮力不知道教育规律,结果可想而知!

相关文章

  • 现阶段

    人在每个阶段的重心应该都是不一样的,上学的时候重心是成绩,有了孩子,孩子小的时候重心是陪伴,孩子大了重心是...

  •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兴趣、习惯和性格培养,在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于学习成绩,对小学阶段的家长来说,有三件事要重...

  •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兴趣、习惯和性格培养 在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于学习成绩,对小学阶段的家长来说,...

  • 小学阶段这9件事比学习更重要

    小学的学习成绩重要吗? 当然重要,对于孩子自身成长来说,哪个阶段的成绩都很重要。 但是,小学是孩子成长中一个承前启...

  • 纠正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几个方法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

  • 小学阶段的父母教育重点

    进入小学,孩子的生活重心从家庭转向学校,在小学阶段这样一个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父母教育真正需要注重的是以...

  • 习惯养成记

    小学阶段,我们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而我们平日里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我...

  • 小学家长的6个关键字

    小学阶段家长们该如何教育孩子,要重点培养孩子哪些习惯?上海一位小学校长对家长们的建议是:小学阶段,家长要记住六个字...

  • 好习惯从小从身边做起

    1.小学阶段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2.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

  • 小学期间,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小学是孩子人生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基础打得牢不牢固,就看小学阶段孩子的习惯培养得好不好。这里的基础并不是指的文化成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小学阶段的重心是要拼成绩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yl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