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称,俗姓裴,本河东闻喜人。他是北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人,从他的祖父那辈起,便为避难而迁徙寓居在京口。智称年幼时就性格慷慨,爱好骑马射箭。他十七岁那一年,跟随王玄谟、申坦的军队北伐猃狁。每次交战中血刃杀人,他没有一次不起侧隐之心,而内心隐痛,以至深责自己。终于他醒悟过来,长叹道:“害人而利己,决非仁人之志。”战争结束后,智称便解甲退伍。
一次,他偶然读到了《瑞应经》,深生感悟,明白了人生百年也只是转瞬而过,于是他就投奔到南涧禅房宗公那里,向他请求受五戒。
那时,宋孝武帝迎接益州的印禅师到京师建康来供养,智称便决意归依于他。印禅师也热情接纳了他。等到印禅师返回汶江,智称便护送他逆江而上,自己也就在蜀郡裴寺出家,拜印禅师为师。那年,智称三十六岁。智称出家后专心研究律部,洞晓了《十诵律》,又诵读了《小品般若经》一部。
后来,他东下江陵,师从隐、具二禅师学习禅律。那时,正值发生义嘉之乱,智称便选择了移居京师建康。在这里,他遇上了在兴皇寺讲授律法的法颖法师。智称的咨询决断辞隐而意深,语语中的,一时间令法席上的人们莫不惊叹。定林寺的法献在讲席上和智称相遇,听到智称的谈辩清新而意旨深远,便将他蒂到定林寺去住了。于是,智称便又开始温习《小品般若经》,研究戒律。后来,余杭宝安寺的
释僧志请智称回乡,智称便在那里开讲《十诵律》。云栖寺又请他出任寺主,智称便受命上任了。不久,智称便提纲挈领,昭示了律法。这之后不久他又回到京师建康,竟陵文宣王请他在普弘寺讲律法,有数百僧人跟着他学习,都服膺于他的讲解。
智称自从出家为僧,总是尽力排遺一切世俗的繁累,常常谢绝喜庆哀吊一类的俗务,杜绝世俗的人事交往。每当发生不幸的事故,他总是按照戒律节制自己的悲哀,而更加努力地修道,以便圆满达到自己预期的修行和功德。
智称讲经不断,一共讲了三十多遍《十诵律》,七十二岁时去世。著有《十诵义记》八卷。
智称的弟子中,以聪、超二人最擅长戒律,为门徒们所敬仰。
185、释智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