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又提笔写起自己的故事?
——《平平无奇》楔子
第一次写起自己的故事时,我于懵懵懂懂之间察觉到了自己奋力拼搏的事业生活中的不对劲之处,总感觉充实之中还缺了点持续的激情。于是,我开始回溯自己的生活,希望从中找到些蛛丝马迹。那段日子,每天早上起来,雷打不动地码字一千多,笔耕不辍,就是期待在文字的回溯中找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性。我坚信——一个人的独一无二性就是凡常日子里的激情之源。就那样,我一直写,一直写……最后得到了一份三万余字的文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答案——我好像对深度研究和分享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深度且系统化的思考。可是,我的工作中,这样高密度,高契合的享受仅仅占到百分之三十。于是,在讲台上勤勤恳恳工作了五年的我第一次开始把视野看向教育以外的世界。
我第一眼看向的便是我自己——如果我的身份不再是老师,那该是什么?会是什么呢?我因为什么要给自己定义一个身份呢?如果仅仅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这样的定义是否有意义呢?于是,顺理成章地,我就想到了那个早早萌芽,到如今都没有实现的理想——成为作家!
也许,我生来应该以文字的方式契入世界吧?可是,要走哪个角度呢?于是,我想,就选那个影响范围最大的剧圈吧!第一次书写的目的看似就这么达成了——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第二次起意是在带着孩子们写小说时,我也秉着同进同退的原则,想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因为,不止一次的聊天中,当人们问到我的经历,听到我的故事时,都从中听到了一个不可掩饰的生命蜕变过程,也会有人提议:“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呢?很有启发!”于是,这就激起了我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愿望——写出来吧!万一爆了呢?好在,这样的念头起来的一个月后,也得益于我的拖延症,机缘巧合之下,我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哲学,没过多久就生出了无知之感,对自己之前“大爆”的想法深觉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只想老老实实地更深入地打磨思维,认识世界,就自然而然地不再起“要写什么”的念头了。
后来,随着哲学学习的深入,我开始不断地思考自己的生命,开始思考——有没有哪一件事情是可以让我为之生为之死的?很不幸地是——我挖空心思,也未曾“寻”到,不禁有些焦灼。后来,我越来越断定了一件事情,虽不至于达到为之生为之死的地步,但我已找到了一个更明确的方向——我想为我的生命,我的时代以及我所处的这片天地负起更大的责任——与志同道合者一起,构建一个更有质感,更有活力的时代文化土壤。为了达成如此的人生目标,我必须找到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处,并把它充实到极致,发挥到极致,才能使之成为可能。那一刻,我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我既失去了第二次出发时怀揣着的答案,也不知道何时能够找到另一个答案。虽然我有了更清晰且坚定的方向,但我仍不知道要以怎样的方式契入这样的使命中去……
于是,时间就这么过去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切如常。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在清晨喝茶时,有一种莫名的释然之感——为何一定非要影响千千万万的人呢?为什么不能是自如地成为一个光源,让与我相遇的人感受到亮?如果我照亮了两三个人,就那么两三个人,那难道不是一种可喜的事情吗?于是,我的急迫慢慢地卸了下来,也多了第三次起笔写自己故事的理由——“我要从中找到第三次的答案。”以及“如果我的经历和想法给了哪怕一个人启发或者力量,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于是,此刻,我在拖延症和完美主义的双重攻击下,终于起笔写下这个开篇的楔子……
“是的,我要开始写些什么了。”我的内心在过去的日夜一直如此告诫我。那就从我自己的故事写起吧!也许它最终如它的笔者一样平平无奇,但它是从一颗真诚的、炙热的、渴望思索的……内心里流淌出来的,就那么流淌着,不知会流入谁的生命,但最终会没入时间的洪流,却不觉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