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环境满足安于现状的条件时,人就不会前行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我,显然是被低级的思想收割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充满感性的我,变得越发理性。
有的人认为这是好事,但作为长期受二元论荼毒的一份子,我过去也一度认为一件事物可以分两面,然后从两面中选择最好的一面,直到我发现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所谓的“对与错”,只是服务了既得利益者,活在这样现实中的人们,根本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正确,自然,也不能掌握自己真正的人生。
成功者成功,失败者失败。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何为成功何为失败,但这种对立的关系,最终也使得很多人收获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也成就了现如今的社会。
这种芥蒂,让我心生厌恶,这大概就是我从小养成的性格——对“狭隘”一事,深恶痛绝。
既然不想成为井底之蛙,就需要翻跃这座深井。
人们常以为,遍历人世,途经四方,博闻强识,即是跨越井底的标准。
人的确需要增长见闻,学习知识,但这从不是狭隘与否的标准。狭隘者从不分学识高低,关键只在于是否有一颗狭隘的心。而所谓“狭隘”,其判断的依据也无非只有一种表现——“不善理解,不愿理解”。
理解是学习的前提,心胸宽阔者对任何事物都永远走在学习的道路上,视野开阔,勤于自省,虚心求学;而狭隘之人,其学识更多的是与眼前利益看齐,狭隘的程度取决于对方有多少愿意理解的事物和多少不愿意理解的事物,其中,对于自己不愿理解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得极为狂妄。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类人呢?只因标准过多。
但如果要用二元论下的产物来进行分类,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这两类人——狭隘者,心胸开阔者。
只不过这样的分类也是狭隘的,如同中了奸计一般,让人误以为自己狂妄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也只不过是一名狭隘之人,在抵达开阔的终点前,永远狭隘。
不过,我的狂妄在于,我狭隘的地方,对于你们而言,近乎没有,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