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作者: 漫步_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23:27 被阅读0次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早就听说过,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阅读过程中,感觉作者牢牢抓住我内心的小鹿,重重地敲击我的心。

全书以风筝为线索,围绕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展开了一个关于人性背叛和救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主人公阿米尔是高高在上的普什图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地毯商人,因当地盛行风筝比赛,阿米尔成为非常不错的“风筝斗士”,并在写作上展露才华,但因从小怯懦,父亲并不欣赏,可依然伴其左右。

哈桑是身份卑微的哈扎拉人,父亲阿里和他一起在阿米尔家做仆人,侍候阿米尔。相比阿米尔,哈桑是个勇敢的孩子,每次打架都是哈桑替阿米尔出头,对阿米尔非常忠实,也是很好的风筝搭档“风筝追逐者”。

在一次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回风筝,被仰慕纳粹的坏家伙阿塞夫半路拦截索要,哈桑誓死不放风筝,最后竟被阿塞夫强暴。一切被阿米尔看在眼里,却由于怯懦没有挺身而出,从那以后,阿米尔无法面对哈桑,终于在13岁生日那天陷害哈桑偷窃,哈桑和父亲阿里彻底搬离。

阿米尔和哈桑

1973年,阿富汗发生政变,塔利班占领在阿米尔的家乡,头目就是可恶的阿塞夫。哈桑收到阿米尔父亲朋友的邀请再一次回到阿米尔曾经的家,替他守着炮火中的房子,不料却被塔利班占领并枪毙了哈桑夫妇,留下儿子索拉博被送往孤儿院。此时,阿米尔身在美国已安家落户,并成为作家,却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2001年,阿米尔收到父亲老友的信:“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得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后,阿米尔踏上回乡的路,前去救回哈桑的孩子索拉博,而此刻索拉博却落入塔利班头目阿塞夫的手中,成为了“玩物”。

阿米尔与阿塞夫连同陈年旧账一起算过后,带着一身伤救回孩子,并和妻子一起收养索拉博,在多年来始终对哈桑的愧疚、自责中终于得以救赎。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让人感动。哈桑始终忠于阿米尔、忠于友谊,他追逐风筝,更应该升华为追逐友谊、亲情和信任。我们都说自己珍视友情和亲情,但又有谁没有阿米尔那样自私的心呢?

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相关文章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读完《追风筝的人》,原谅我文笔粗俗,但是想试着写一写读后感。 01《追风筝的人》,追的是什么? 小时候的阿米尔,和...

  •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我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追风筝的人》,我就产生了许多疑问:是谁在追...

  • 追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坐了两天的火车,阅读完一本一直想看却总是未看的《追风筝的人》。很早前就看过这本书的...

  • 《追风筝的人》——救赎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

  • 假若有风筝在飞,那就勇敢地去追

    假若有风筝在飞,那就勇敢地去追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又迎来了一个寒假,习惯了忙碌的我百无聊赖,读起了...

  • 2019-01-15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读完《追风筝的人》已经很久了,现在才提起笔写读后感,有人说,如果你患有拖延症,那说明你在恐惧...

  •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

  • 追《追风筝的人》

    本周读书心得:一个三晚查课中偶然发现某班一男生手里拿着一本书全神贯注的读,直觉告诉我,肯定不是教科书,翻开书皮,我...

  • 狱司

    追风筝的人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是,我追

  • 风筝落下了,也能追——《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风筝忽上忽下,你在追寻的是什么? ——题记 纤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ef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