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记得看过的第一篇科幻文学作品是《萌芽》上的《那多手记——乌篷船》,第一次知道虫洞与时空穿梭。后来陆陆续续看过些科幻短篇,印象中不少是讲时空穿梭,地外高级生命的。这几天陆陆续续看完了刘慈欣的几部作品,《朝闻道》《中国2185》 《地球大炮》《乡村教师》《流浪地球》,感觉上倒很新鲜。
《朝闻道》,篇名取自“朝闻道,夕死可矣”,讲的是科学家自愿用生命同高级智慧文明换取真理的故事。《中国2185》内容充实,最为惊叹的是作品写于1989年,却在思考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对未来中国的政治形态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虚拟世界的脉冲人差点毁了整个中国也是极具看点。《地球大炮》受到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中的大炮的启发,建造了一条贯穿地球的大炮。《乡村教师》中临终前的乡村教师教给学生的牛顿三大定律拯救地球免遭碳基文明联邦的毁灭。其中不同文明形式对知识传输方式的不同启发人的思考。《流浪地球》则是讲太阳即将爆炸,人类为了自我拯救将地球开往遥远星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在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每每不自主的停下,眼前虚幻一下便进入他所描绘的那个充满奇特想象的世界。以上帝视角静静的观察着文明的进化与衰败,恒星在眼前炸裂成漂浮的星云,无声的引力波从遥远的宇宙尽头飞向不可知的未来。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决与协作,既是在延续着生命也是在等待着死亡。
刘慈欣笔下的地球文明,总给人一种不可一击的脆弱感,但是它却很坚韧,总是在摇摇欲坠中不懈的寻找新的出路。面对被毁灭的危机,有过自相残杀,也有过同舟共济。或许所有文明都是这样,人有强弱,文明也有弱肉强食。文明的演进是偶然也是必然,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消亡是永恒的真理。
刘慈欣作品中人物是为情节服务,因此显得干瘪。尤其是《流浪地球》中,人物的行动缺少必要的铺垫,人物有时候理性的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朝闻道》中为求真理不惜在妻女面前化为灰烬,决绝的不尽人情。刚开始看,会让人很不适应。或许是太过于苛求,毕竟科幻文学虽然挂着幻想文学的外衣,头上却罩着一顶科学的帽子。
一直觉得科幻小说应该就是当代的神话。只是神话在塑造神,科幻在塑造生命,神话在思考人从哪里来,科幻把眼睛望向生命的起始与尽头。神话和科幻都离不开想象力,但神话的落在虚,科幻落在实。神话讲究心诚则灵,科幻讲究有梦想就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