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亦师亦友
《理念世界》听书笔记

《理念世界》听书笔记

作者: 文霂霖 | 来源:发表于2022-03-14 23:53 被阅读0次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理念世界》听后感

        读到李善友教授2022年开年大课的精华实录中这一句话:“人生所有最美好的转化,都发生在内心极为安静的时刻。就像垂直往上扔一个小石子,它最重要的转向的时刻一定是悬停的时刻、最安静的时刻。”

        我心中只觉微微一动,就此静下心来,跟随老师从这个入口进去,在一片哲思的星光下,与自己独处,静静聆听,向内探索。

        一、人生皆有意义

        “理念世界”一词来自于柏拉图,他曾经对世界做过一个这样的隐喻:我们都活在洞穴里,以为眼前的世界是真实的,其实只是身后的光照在墙壁上产生的,只有从洞穴里爬出来,直接沐浴在阳光之下,才会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柏拉图将这个隐喻称为“理念世界”。

      善友教授则借先贤的智慧来命名了他所讲的这门课,通过这门课和听众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治愈自己。

      90岁的艺术家草间弥生、《月亮和六便士》中自我救赎的“渣男”,以及不朽的天才米开朗基罗,这三位艺术家都在经由用爱创造灵魂级美好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并对内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对外共创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善友教授认为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意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创作灵魂级的美好作品中去,经由那个作品连接无限永恒的世界,从而绽放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人生的意义。

      美好作品是我们献给这个世界的独一无二的小礼物,它有三个条件:
        一、我喜欢。
        二、我擅长。
        三、很美好。
        它把我为自己而做,以及为世界创作的使命合二为一。

        我们总是被外在某个目标牵引着做事情,但也许可以停下来,做另外一种方向的选择——由内出发,选择我喜欢、我擅长、天命所归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找到自己,并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灵感流淌的秘密

      《弓与禅》这本书帮助善友教授定下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以课入道。在《弓与禅》中,有一段篇幅是关于绘画之道的,说画家的灵感是像泉水一样涌现出来。头脑里刚浮现某种意向,手里的笔已经把意向捕捉下来。绘画完成后,画家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手把画画出来的,还是头脑把它创造出来的。

        伟大的作品都是用直觉创作出来的。靠我们的头脑艰辛努力是无法创造灵魂级美好作品的,灵魂级美好作品是经由我们流淌出来。那么,灵魂级作品和普通作品的区别是什么?灵魂级作品本身是有生命的,所以对创造者来讲,只能追随作品的节奏,而不是控制或主宰。

        《弓与禅》这本书其实探讨了思维的二元对立,与更高的觉性意识的一元性之间的关系,很难直接用语言描述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二元性的思维结构,无法突破。其实,只有达到更高的一种意识状态时,才能突破这种二元性的矛盾。而这也正是我现在苦苦挣扎的困境——似乎越勤奋越努力,越为了完成某个目标而奋斗,就越实现不了这件事,感觉完全被卡在了一个极大的二元对立的困境中。

        通常我们认为,大脑思维是我们唯一的用智方式。其实在思维之上,有一种更高级的意识:觉知。觉知的用智方式之一是灵感。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能力,但我们偏偏执迷于思维,阻隔了灵感流淌能力的产生。

        我们往往对灵感有这样的误解,灵感是天才独有的状态。然而事实却是,灵感是正常状态。灵感人人本自具足,与生俱来。越能捕捉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灵感流淌的时刻,就越能把自己灵感流淌的能力给显化出来。

        临在当下是灵感流淌的重要方法论。《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讲,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与当下的关系:

        第一,它是你全部拥有的,而且唯一能够拥有的直接体验。
        第二,当下是唯一能够带领你超越时间禁锢的切入点。换句话说,当下是唯一可以从时间当中越狱的bug。

        怎样提高自己临在当下的能力呢?有两种方式。

        第一个方法,提高“临在”的能力,提升专注力。

        第二个方法,缩小“当下”的切口,临在当下的最小切口就是“此时、此地、此事”。如果给一个口诀,就叫“一次只做一件事”。永远不要想着并行、一心八用。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它是有一个频率和幅度的,且是有上限的。所以你的精力要放到一件事上才能击穿。

        这段话给我很深的震撼:

        “临在当下,与所谓的享受人生恰恰相反。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你要找到最适合你的路,在你内心喜悦的指导之下,去找到那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只有你才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礼物的那件事儿,找到它,击穿它,就是最完美的人生。
        要在针尖大小的领域,努力做到天下第一,尽全力去击穿。你有没有尝试在某件颗粒度极小的事情上,做到极致?”

        三、生命游戏假设

        我们习惯于让他人告诉自己答案,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回答问题,而在于提出问题。

        第一问:我是谁?
        第二问:世界是什么?
        第三问: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当我们向内看到自己的本我时,整个宇宙在我们之内,即我是无限宇宙的全息分形。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一个微小的“我”切入进去,就是整个宇宙。如果我是无限宇宙的全息分形,言外之意,我和无限宇宙具有同构性、自相似性,那我的本质是什么?

        一本书中有句话:“如果你是‘一’的分形,你是‘一’的全息代理人,你必定也是一个创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创造者,这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特征。创造者,这个隐喻的分量是极重的。人人都是创造者,一个具体而微、全息分形的创造者。

        在某一刻,当我们把创造者的角色跟自己的灵魂印在一起的时候,人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现我是谁的过程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当我们彻底放下一切,找到真正重要的那个东西,才能回答我是谁。

        生命游戏是“Being在世界这款时空态游戏中,以Human的角色所进行的,一场体验式学习。生命游戏有三关:

      第一关,人来到游戏世界中的意义是体验式学习,用Doing表示。体验就是生命的意义。
        第二关,通过玩游戏来回忆起“我是谁”,觉知本我,用Being表示。在你知道自己是谁的那一刻,就是觉醒,这是游戏里最大的关口,也是这场游戏的目的,先经由遗忘,再经由一番努力知道我是谁,便会获得意识的巨大提升。
        第三关,当知道我是谁之后,就会产生灵魂使命,教授称它为Calling,自主创造。

        由于巨大的熵增定律,是一个注定会走向毁灭的游戏,人们在其中体验的是恐惧、嫉妒、仇恨、伤害等负面情绪。而当人从这个游戏中醒过来时,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离开这个游戏,另外一个选择是,在游戏当中重新创造一个游戏,用正面情绪来帮助他人和自己感受更好的情绪,如喜悦、快乐、爱。

        当找到灵魂使命,当创造出新的体验,即便我们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可能是虚假的,但这个体验却是真实的。

        四、使命终将降临

        永远都不要小视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创造者。不需要去改变他人,你只有去改变自己,整个世界都随之改变。这就叫全息分形结构,是人之为人使命感里最美的地方。

        人生为某一件大事而来。要理解你最终的使命,就是给这个世界奉献一份独一无二的“伟大礼物”,它比生命还重要。比如马斯克,很早就认清了自己的使命,以使命为起点,使命自始至终陪伴了他的整个创业历程。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找到自己的灵魂使命,就可以更好地把我们的事业施展出来,去践行我们的灵魂使命。

        使命不是目标,使命不是终点,使命是现在,是起点,使命一直都在这。它是你的内在表达,努力找出来,激活它,找到它的频率,并与之同频共振。

        如何找到使命?

        第一种方法:“等信号”。使命一定不会轻易出现,它只给那些准备好了的人,一定是在你经过很多考验之后,使命才会降临。

        第二种方法:击穿一件事,使命就来了。

        特别喜欢这句话,就好像亲眼看到和感受到一样。“他们只是单纯地从事他们喜欢的事情,有时几年时间,甚至十几年时间之内,他们的影响非常小,突然之间,或者逐渐地一股创造性能量流入他们的作为,然后他们的作为会扩展到他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地步。”

        冥冥中有个力量引导着我们,其实这就是使命,我们完全可以透过我们所做的事情去体会其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把它拈出来。

        善友教授说,可以用这个句式来找到自己的使命:
        因为我的存在,这个世界会有什么不同?
        假如没有了我,这个世界会有什么损失?

        五、以爱之名

        我们的生命体验完全是由情绪决定的,它是我们最大的创造工具。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时,我们创造跟生命的分离;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时,我们创造跟生命的合一。

        驱动我们创造的最常见的情绪是恐惧。恐惧是一种非常强的情绪能量,每当创造出什么以后,恐惧会引导我们创造更大的成就,似乎这样才能快乐。然而实际上,这太痛苦了。其实,恐惧并不是坏事,只有经历过恐惧之后,我们才能对他人有真正的同理心。

        除了恐惧,还有另外一种可以驱动我们创造的情绪——爱。用爱创造必须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释放恐惧,如果不能释放恐惧,爱就不能流淌出来。恐惧就像乌云,爱就像太阳,如果不让乌云散开,太阳就无法照射下来。
        第二步,是让爱自然流动,爱的流动和表达是创造的最佳方式。
        爱非常素朴,给予注意力,就是爱。
        爱其实是行动的爱,具体的爱,爱一个人比爱整个人类重要。
        爱是有次第的,要先爱自己,自爱的门槛是自我接纳,爱自己之后再去爱你做的事情,然后爱你周围的人。
        爱的流动比爱本身更重要,爱的流动就是大写的爱。

        怎么爱自己?和TA(自己)在一起。所谓爱自己,要先学会一件事情,享受孤独,连接你的身体、情绪和生命力,愉悦你自己。

        最后,再回到生命游戏这个大隐喻中,人生的意义是做一个体验者,Doing;生命的目的是做一个觉知者,Being;灵魂使命是做一个创造者,Calling。Doing、Being、Calling三合一的状态,就是人生最美的状态。

        人类群星闪耀,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使命的,每个人都是创造者。用爱创造一件灵魂级美好作品,对内成为真正的自己,对外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我们此生的使命和意义。


相关文章

  • 《理念世界》听书笔记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理念世界》听后感 ...

  • 世界简史听书笔记

    人类简史的作者所著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才是大变革的时代,智人可能退场 正因马克思的预言,人类改变了现实,使得没有发生...

  • 周总结0412

    工作:行动为开始,以坚持为目标;增员与理念导向为策略;坚持耕种。效果可以接受。学习与成长:听书与笔记要结合,让知识...

  • 《准备》 读后感

    首先要表扬一下自己。这次才真正实现了边听书边做笔记的习惯。 《准备》这本书讲了美国summit大学的教学理念。很大...

  • 《异类》

    听书后,笔记整理!

  • 《游戏改变世界》听书笔记

    阿萌萌200天学习笔记Day110 最终总有一天,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某个科学家,而是一个游戏的数百万玩家。 《游戏...

  • 听书笔记|这样和世界

    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但有真正的圆满。你一直追寻的心灵良药,不是孤傲,而是给世界一个拥抱。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阿尔...

  • 第四周作业<读书听书>心得

    《搞定》听书笔记 《搞定》这本书中所讲的GTD时间管理系统的内容。GTD的核心理念在于只有将你心中所想的所有的事情...

  • 听书 |《精英的傲慢》:不能只认努力,也要心怀谦卑

    1.听书笔记 优绩制的核心内涵:只认努力,不认出身,只要努力发挥才能,就能获得成功。 这一理念,看起来很励志,但是...

  • 阅读|如何“深度工作”

    ——得到听书笔记 深度工作的理念就是《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 提出来的。他不仅是畅销书作家,还是一位人气博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念世界》听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je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