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日更 60/100
《快速阅读术》读书笔记 | 像听歌一样看书从读一页书要5分钟,到一年读700本,还成为了书评人和作家,《快速阅读术》的作者印南敦史到底使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本文将一一解读。
如何卸下阅读负担?流水式阅读法
印南敦史认为,普通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在于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仔细阅读。
对仔细阅读的执念,希望可以把书中所有的知识都记住,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巨大的阅读量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最终丧失阅读兴趣。
印南敦史认为,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在于“邂逅1%”的收获。这一方法论来自于他听音乐的感受。
印南敦史也是一位DJ音乐人和音乐评论人。他发现读书和听音乐是有类似之处的。
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并不会强求自己去记住,而是将乐曲当作背景音乐去听,忽略音段和旋律的大量细节。但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一段优美的旋律或者歌词而打动,深深留在心底。
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听音乐一样,放松地去读书呢?于是,印南敦史提出一种“流水式阅读”的读书方式。
“流水式”源于英语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快速阅读的重点:识别跳读部分
“流水式阅读”的理念可以帮助读者卸下心理负担,在阅读中真正实现以“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大大提高阅读速度。
快读阅读的重点在于跳读,那么哪些地方可以跳读呢?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呢?印南敦史列举了三种标志:
标志一: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商务类以及自我提升类书籍,有时会加入过多的作者自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部分内容仅仅是为了突出这本书与同类其他书籍的差异,或者说是为了吸引读者购买。甚至有时候,完全是为了满足作者本人的自我表现欲。这类作者自述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
标志二: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
在商务类和自助类的书籍中,为了印证作者阐述的理论或观点,常常会列举一些事例或作者自身的经历。一般来说,论证的顺序是:理论→事例→理论(总结)。舍弃事例,直接跳读到总结的部分,完全不会妨碍理解。
标志三: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一些自我标榜,或者夸大书籍内容将给读者人生带来巨大变化的空洞说辞,往往是为煽情而撰写,也没有必要去细读。
提高阅读速度的小技巧
第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序言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本书。阅读目录则可以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对了解此书大有裨益。
第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商务类书籍、时下一些畅销类书籍的解释说明性内容,一般多采用以下结构。
1. 开局 提出主题或观点
2. 中局 举例展开说明主题,用论据论证观点
3. 结局 基于事例及论据,再次确认主题或观点
不必遵循“开局→中局→结局”的顺序,而是可以通过“开局→结局”的模式,把于己无益的阅读时间节省下来,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漏读有价值的部分。
第三,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
读书前将自己的需求明确下来,考虑清楚“自己究竟想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然后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关键词搜索阅读法。
第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读书时,不仅要有仔细阅读时的基本阅读节奏,还要有1.5倍速的中速阅读节奏,2倍速的高速阅读节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阅读节奏等。像这样,设计出多层级的阅读节奏以备随时调用,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如何提高阅读质量?随手记录
如果我们将读书比喻为呼吸,那么,不仅要读(吸),写(呼)也很重要。另外,在呼吸式阅读的过程中,最简单易行的“呼出”办法就是“摘抄”(记录)。哪些内容值得记录呢?
“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
准备好A4纸,读到佳处随时摘录。遇到想记住的内容,就摘抄下来。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如此不断累积。另外,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写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
“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掩卷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皆凝于这一行。
读书时,如果能够保持探索“最有价值的一行”这样的意识,读书仿佛变成了探险或者寻宝。
“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一行评论”,顾名思义就是养成撰写“一行评论”(读后感)的习惯。因之并非长篇大论,事后只需扫上一眼,便可回忆起阅读时的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