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亦死了,车祸。
我以他唯一朋友的身份出席了葬礼,他的父母哭的很伤心,这是人之常情,而且尤其是处在高中时期这样的青春年华,令谁都会觉得惋惜。
期间他的妈妈朝我走来,跟我聊了几句,她很感谢我的出席,可是我的言语却十分贫乏,尤其在这种需求安慰的场合,沉默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我真的不太擅长这个。他的妈妈给了我一张纸。
“这是小亦的日记本中的一篇,是关于你们俩的。”
我接过纸条,神情表现了我对小亦去世的感伤。
小亦是高二上学期转来我们班的,他的身高中等,头发有点凌乱,长相平平,倒是一双眼睛好像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悲伤。自我介绍也就三言两语,简单了事。随着时间推移,班上的同学认为他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与他来往很少。
我和他相识是因为一场雨阻挡了我回家,把我困在奶茶店的屋檐下,凑巧的是他刚好从隔壁的书刊出来,看到我一脸的无奈,他笑了笑,扔给我一把伞,然后走在了雨中。我当时心理很复杂,直接跟了过去。
“你这样潇洒真的好吗?”
“你好像也很潇洒,伞都给你了,你也不用的吗?”他一把撩起他前额湿淋淋的刘海。
“你的伞太小,撑不了两个人,但是你伞都给我了,好像就不会收回去。”
“你很了解我?”
“奇怪的人不需要了解。”
然后我和他就这样淋回了家,那把伞一直没撑开。再然后我和他就熟了,我并不会多介意身边的人多奇怪。
后来有一段时间,小亦经常课间戴着耳机,不知道他在听些什么,一次作文课上,老师抽学生上黑板写作文立意,语文老师脾气非常暴躁,班里的人对他大多都战战兢兢。离我很远的小亦很不幸的被抽到了。题目的信息是:蝴蝶的成长历程给我们的启示。黑板上的答案要么是“生命的美丽在于坚持”“只有经历过黑暗,才能看到黎明”……当看到小亦写的后,台下很多人偷偷地笑了,黑板上写着“人总喜欢夸大别人的幸福,却很少看到别人的痛苦”,大家偷笑是因为有热闹看了,或许这并不是一个错误的答案,但是它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我只知道后来小亦被语文老师批评了很久,都是关于立意消极之类,罚他在教室外站了整节课。
小亦并不会刻意表现自己,只是,他总是说出自己的心声,与别人不同的观点,然后就得不到认可。
放学的傍晚,夕阳染红了那一角天空,小亦站在河边的古树旁,巨大的树冠穿插了细细的阳光,他的头发一片火红。随着我脚踩树叶的声音,他转过头来。
“最近见你经常戴着耳机,是听些什么吗?”
他摘下耳机,从外套内口袋拿出插头,插头什么都没连接。
“。。。。。。。”
“林同学,你觉得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些人孤独的存在呢?”
“我不知道。”
“或许这是注定好的吧,无论处于什么环境,有些人注定是不合群的存在,那花园密布,满是玫瑰的鲜红,突然一天出现一朵不知名的野花,颜色纯白,在这一片中显得格格不入,或许这不是它的初衷,但是事实就是它无法融入其中,在其他人眼里仅仅是碍眼而已,要么拔掉要么染成红色。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里,虽然不见得如那花园一目了然,看得清什么东西碍眼,但是时间却会慢慢给出筛选的答案,离开只是换一个类似的环境,而违背内心,包办好的伪装或许更好吧。”
“说的真好,书本上都没有呢?”
“因为书本上不教这个啊。”
“。。。。。。”
我坐在河边的草地上,打开纸条。
“林同学,虽然集体需要的是统一,但是正如有些事是注定的,一份伪装或许能让他不会受到异样的眼光,但是这不就与他内心矛盾了吗?有你在的日子,莫名的开心,可能你不会在意很多东西吧,愿明天更好。”
收好纸条,呆望着天空,我不知道小亦的离去是否意外,但是他的想法绝不会改变,他是追寻自由的人,只是这样会很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