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力量让我走向远方
平时我们在都市中行走,与路人擦肩而过不会回头,拼命地伪装成有梦有方向的样子,却渐渐忘记自己的模样。城市无论高度还是速度都越变越快,已经无法储存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会被厚重的荫蔽遮盖,看不到远方。或许最初,窒息的你还想要逃离,可是到最后,你对这一切习以为常,天边的云和人,似乎都与你无关。
我突然选择身无分文来到异地做你“天边的云”,难道这不是一场冒险?是什么力量让我义无反顾地走向远方?
1、计划旅行真凑巧,生存挑战作调料
记得活动召集帖的开头这样写着“再不陪陪孩子,孩子就要长大了——献给老爸们”,这句对我说似乎并不贴切,因为我一直在陪伴着孩子,看着他在长大。
各家有各家的生活方式,旅行度假是我孩子假期的很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带上孩子走几个地方,让他阅景读人,穿越千山万水寻找自我。原定计划8月中下旬带孩子出去一趟,正好遇上这样的活动便报了名。由于组办方起初迟迟无法确定具体时间,我自己定了一个方案截止日期8月25日,如果25日活动还不进行,那我就不再参与,按自己备用方案出行。对于此次生存挑战活动我就定位是一次旅游,至于他人眼里重心“生存挑战”环节我一直把它当调味品看待。
2、憧憬一部悬疑片,传递一种新力量
美国作家沃尔特·肯(Walter Kirn)的《在云端》(Up in the Air)曾这么写道“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目的地的旅行,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见怎样的未来,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狂奔,却忘记了旅行的意义。”我想切身体验一次未知目的地的旅行来感受人生。
千山万水,即使沿途风景再美,我们也得离开;一路遇到困难再多,我们还得前行。希望通过挑战成功、滋润生存来传递一种力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3、以身试探信任度,弘扬社会正能量
套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的一段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在于变革带给我们机遇与挑战,让每个人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只要你够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传奇;坏在于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之后,新的系统建立过于缓慢,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最宝贵的情感——天然信任感似乎渐行渐远,生人互相戒备,熟人彼此提防……无条件完全信任的质朴关系在几十年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实中人际关系除了权衡利益就是平衡得失,这就是所谓的文明复兴:精神世界的全线崩溃。
也正是周围充斥太多的负能量,唤起我们对天然信任感一种的坚不可摧的渴望。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于是我毅然决然以身试探,但愿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孩子“尽管阳光下有阴影,人间还是处处有真情”的人间美好,并通过点带动面,弘扬更多社会正能量。
4、大胆尝试新思维,身无分文去挑战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思维的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升级换代,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遇,准备在这次城市生存活动中更多的采用互联网思维方式,争取把人的价值最大化显现,说穿了纯粹把自己当作一只“小白鼠”而去。
5、孩子培养正当时,挫折教育不靠谱
此次出门根本没想过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故出行之前18日我就在QQ说说里留言准备住五星吃大餐(出图说明)。
(由新作家特别供图)挫折教育一直为我所不齿,认为是一种不靠谱的摧残性教育观,它不能培养健全的人,有时恰恰让幼小的孩子对社会产生更大的敌意,那是趁孩子心智没成熟前或者无能为力时地一种偷袭。不可置否这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拼爹,其实其他社会也一样,只是拼爹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你看比尔盖茨、巴菲特、马化腾、任志强哪个没有好爹?李嘉诚、王石没有好丈人铺垫又会怎样?至于官场上“官二代”盛行更不要提了,大家还是擦亮眼睛醒醒吧。因此从某种角度讲,孩子在未成年前遇到挫折完全是家长无能的表现,如果家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还会受这些挫折吗?这时肯定有人会质问我给了孩子多少,我只能这么说我一直在努力中,自己尽力让孩子尽少受挫折,但绝对不会主动去加码搞一些所谓的挫折教育。
我也清醒认识到此次活动中肯定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到时就作为实时案例与孩子一起探讨研究,教会其必要的生存技巧、沟通技巧、分析技巧、处事技巧、社交技巧,培养其战略思维、逻辑思维、敏捷思维、竞争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让孩子真正明白 “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有了坚持才有希望,坚持挺住意味着一切”的浅显道理,懂得发挥人的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潜力,善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投机取巧,树立“一切皆有可能,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乐观精神。同时也让孩子自己去感悟享受人生、消费人生、创造人生的真正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