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本源》读有感

《本源》读有感

作者: 柳不胖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22:32 被阅读0次

    最近拜读了丹·布朗的《本源》,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十分有趣。神明为何而存在?神明是为了填补空白,使得我们相信未知世界(比如,生前和死后)确实秩序井然,结构有条。因为,对于人脑来说,只要有答案,就比没有答案好,当面对无法解释、不可理解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自在,于是我们就会去创造数据,这最起码会给我们一种有序的假象。

    埃德蒙说,科学的发现帮助我们解释这个世界,填补了一个个空白,然后神灵们就消失了,最终宗教终将消失,科学的光明会照耀世界。可是,即便是书中最大的谜团,埃德蒙的伟大发现,无外乎也是为了解释一切是有序的,看来科学也许只是另外一个神明。就如书中所言,埃德蒙其实是在创建一个新的宗教,通过解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并营造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创建的美好未来。大抵所有宗教都是在干这个,只是看谁更有说服力一些,人们更愿意相信谁。

    跳开宗教与科学的竞争,回归到生活中。为了填补空白、保持秩序,其实,我们一直喜欢编故事,编有意义的故事,从生活琐事到历史故事,从个人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会将一切都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故事里有因有果,一切秩序井然、结构有条。而且我们也更倾向于记住有意义的故事。

    举个例子,故事A:“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故事B:“国王死了,王后伤心过度,不久也死了”。大多数人会对故事B印象深刻,因为这里面的事件是有联系的,有意义的。在平常,我们传递消息的时候,大抵也是如此,比如“听说了吗,小明和小红恋爱了,他们两个是如此的兴趣相投,早晚会在一起的”,又比如,“听说了吗,小明和小红分手了,他俩实在是太相似了,不分手才怪呢”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我们获得了一个消息,习惯性会加上一些前因后果然后传递出去。

    同样的,在新闻和广告营销上,这些手段也是被用的炉火纯青,大多数被爆发式传播的信息大都是沿着故事的路线发生的,比如,“车把狗撞了”这种新闻是没人会注意的,如果加上车主为何匆匆忙开车,狗为什么会跑到路当中,再加上撞了之后主人的心态,那么吸引力就完全不一样了。更有甚者,如果车主和狗的主人发生了冲突,那么这个新闻可以进一步扩散,谁对谁错的讨论,估计可以引出一大批的推手,营造出十万加的点击量。这又让我想起了《明星大侦探》这个节目,我一直诟病里面侦探不去找直接证据、各种推断杀人动机的无趣做法,后来才明白,这才是最有趣的,因为比起干巴巴的犯罪现场、遗留证据,嫌疑人与被害者之间的故事才是更吸引观众的。

    诚然,这种故事思维和填补空白的习性,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让我们显得“无知”,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相信鬼神;让我们显得“冲动”,我们会妄加揣测别人的无心之举;让我们显得“彷徨”,我们会容易被故事掩盖真相而茫然失措。

    然而,无论再怎样理性,我更愿意相信这种习性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正是这种故事的思维使得人们愿意相信人性,相信一切美好的发生都是有意义的。我爱她正是因为上天让我们彼此相遇,和她在一起一切是那么有趣,而不是什么枯燥的荷尔蒙和多巴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源》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p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