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征》序言读后感

《长征》序言读后感

作者: 周思彤 | 来源:发表于2021-08-03 15:15 被阅读0次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飞出牢笼的鸟儿——丫环、童养媳,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根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题记

      昨天终于想起了看《长征》这本书,仅仅是序言就令人回味无穷。小时候,不怎么对红色故事感兴趣,对于红军进行长征的印象,只有毛泽东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与乐观,对“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史诗”也不甚理解。

    现在才领会到了,长征是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辛的一次远征。1934年10月,红军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了长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长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在如此艰险的条件下,行军的红军几乎每一刻都面临着寒冷、饥饿、病痛、死亡的威胁,每天还必须向前行军最少500公里。雪上加霜的是,他们还要面对数十倍与己的敌人的围攻、突袭,几乎每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战争,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位红军会牺牲,有一个军团率领10万多红军开始长征,人数最少时仅有一千人!

    红军付出了太多牺牲,但他们的信念和目标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进,他们坚信“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为了他们共同的理想——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推翻几百年来的帝国主义统治,全都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为了梦想,尽管是随手从身边抄起的一把锄头,亦或只是一根木棒,虽然这些都十分微不足道,但他们在路上!

    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虽然历史已经走过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岁月易老,精神永存。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相关文章

  • 《长征》序言读后感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飞出...

  • 我的长征我的梦~自驾重走长征路60天纪实(一)

    序言 我年幼起就对红军长征和毛主席怀有崇敬之情,成人后一直有走一趟长征路的梦想。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正遇...

  • 长征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个红色读物,名叫《长征》 我的思绪随着文章而波动了,慢慢的飞向远方,飞向那个时代,七十年前的事,似乎...

  • 长征读后感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感慨万千,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记录,这是红军战略性撤退他们爬雪山,过草地。不怕艰难...

  • 《长征》读后感

    一直以为,能走完二万千里路的是神,人不可能做到!可是,他门却做到了。在那个兵荒马乱、战乱纷飞的年代,他们的却做到了...

  • 《长征》读后感

    发生在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征战史上的一次奇迹,也是人类因为追求理想,从而具有不朽信念的一...

  • 长征读后感

    长征,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 《长征》读后感

    长征,是一次震撼世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为了了解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我读了王树增的纪实性文学作品《长征》。 ...

  • 目录、作者简介和序言

    【瓜瓜,5-1-2018小确幸】 《如何阅读一本书》目录、作者简介和序言读后感: 目录编排独具匠心,序言写得很好。...

  • (长征故事)读后感

    小时候总听说长征的伟大,但不知道具体的事迹。今天查阅资料,才觉得长征的艰难。 当时因为好长时间没吃东西,红军战士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征》序言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re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