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鱼,佛性

鱼,佛性

作者: 藥無可醫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17:40 被阅读0次

有人问寺院大师,为何念佛时敲木鱼而不敲鸡、羊或其他什么。大师答曰:世间最勤快的生物莫过于鱼,从不合目,终日游动。如此勤奋还需敲打,何况人乎?原来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又听说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所以快乐稍纵即逝,烦恼也是蜻蜓点水;所以无所谓露喜,也无所谓含忧。这是否也暗合了佛家的空呢?

鱼在水中游摆,既不是追逐什么快乐,也不是摆脱什么烦恼。只要生命还在就摇尾而游,不追念前世甘苦,也不奢求来世幸福。正是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纤尘不曾落过,杂念更是不曾滋生。

鱼从不考虑人如何看待它们,也从不考虑明日的是非祸福,它们只是终日四处游动,有吃的便吃,没有便继续游。就如云游的和尚,缘起随缘,缘未到亦不强求。

鱼甘做木鱼请佛终日敲打,警醒自身。佛理也化作无数的鱼警示世间,只是我们不曾理会罢了。

鱼的思考

鱼是否曾经或正在思考过?然而我们不是鱼,又怎知它思考与否。于是就出现了庄子与惠子的对白:汝不是鱼,焉知鱼的快乐;而汝不是我,焉知吾不知鱼的快乐。

我把我心化在水里,与鱼共舞。

亘古至今,似乎没有哪种生物能久远过鱼,也没有哪种生物的种类多过鱼。许多的生命禁不起历史长河的冲刷,渐渐销声匿迹,唯有这鱼从河里游到江里,从江里游到海里,又从海里游到陆地上,也终成了两栖动物。

为何鱼的生命力如此恒久?它的祖先有没有告诉过它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我们没有思考过,不代表鱼也没有思考过。

也许从古游到今的鱼的确没有任何思考,可正因为退却了矫情的思考,没有了思考就成了高层次的思考。所以所有江河湖海、浅水深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大鱼小鱼比比皆是。

鱼的智慧

据说即使是庄稼地里,一旦水多成涝,日子稍久,那田间就会有鱼苗跃动,而这鱼苗就是不知蛰伏了多久的鱼籽,遇水就得以重生。

这便是智慧,不求安居乐业,唯有随遇而安。众多生物,霸道如恐龙不可一世,珍稀若袋狼种种。稀有的濒危了,珍贵的灭绝了。唯有鱼,个个看来呆头呆脑,只要有水便成。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挑剔,而恰巧水占了我们星球的70%。浅水就是浅水鱼,深海就是深海鱼,淡水就是淡水鱼,即使见不到阳光的地下水里也有石鱼自在地徜徉。于是,鱼成了世界上种类最多、数目最多的生物

你把鱼养在鱼缸里,它自由自在地游,不会抗议空间有限;你把鱼放在水族馆里,它也不嫌吵,翻来游去,自得其乐;你把鱼养在水库里,它乐在其中,偶尔会跃起欣赏夕阳无限美。

成为案板肉时,它也许会挣扎。但正因为不断被伤害,它们的繁殖能力也最强。

鱼不择水而生,而是遇水则游。

相关文章

  • 鱼,佛性

    有人问寺院大师,为何念佛时敲木鱼而不敲鸡、羊或其他什么。大师答曰:世间最勤快的生物莫过于鱼,从不合目,终日游动。如...

  • 友情和爱情都需要维护保鲜

    现在有很多希望过佛性人生的生活:例如佛性卖家,佛性青年.......。 可是对于友情和爱情如果你用佛性对待,那回馈...

  • 生气发火立下地狱,心柔气和当下极乐

    人,都是有佛性的;人没有佛性,转不了人。但是人在尘世间,就活在尘埃里,佛性常常被尘埃覆盖了。佛性是光明大自在,...

  • 狗子有佛性否?

    狗子有佛性否? 有的!有佛性,却没法成佛!

  • 佛性

    有个来自远方的人 他会带着很多故事和他眼睛里的光 来到我身边 哈哈哈哈哈哈

  • 佛性

    厦门万石莲寺现在是一个尼姑庵,但看万石莲寺创建的历史,原先应该是和尚庙,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万石莲寺...

  • 佛性

    佛性需在世间磨, 何必分出你和我? 人乃世间一过客, 仁在心中自成佛!

  • 佛性

    好奇心,求知欲,生而有之,绵绵不断! 知行合一,不执迷!随心而动,认识无我,无常,中道而行,何处不喜乐!

  • 佛性

    人最大的佛性是以德抱怨,也许他们比我们更不容易!他们选择恩将仇报,只是他们无力去报恩,选择另一种方式去逃避...

  • 佛性

    出淤不染藕花香, 入世随缘笑冷霜。 放下执迷无恨事, 参禅悟道有鸳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佛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sr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