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佘光
1937年8月,震惊世界的“八・一三”事变爆发。常熟城乡纷纷成立“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救亡支前活动。機泾镇上的一些热血青年,自发组织了“抗日宣传队”,他们大多是店员、学生,队员有周醒民、尹峰、王明(念贻)、王农、赵刚、邹应龙等,负责人是周醒民。
抗日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宣传抗日救亡道理,揭露日寇暴行,动员人民奋起抗日。他们一般在上午于市镇的茶馆、商店门口,人群汇集之处进行活动,下午深入乡间村庄,到小茶馆里进行宣传。同时将收音机里播放的淞沪前线我军抗击日寇的战讯记录下来,放大张贴。这支抗日宣传队一度活跃在横泾乡间,对宣传抗日,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起到了一定作用。二个月后,抗日宣传队随着横泾的沦陷被迫解体。
横泾地区沦陷后,日军初期未在市镇上设立据点。这时候,乡间处于极端混乱状态,盗贼四起,土匪横行。以“游击队”自居的土匪队伍,打着“抗日”的旗号混水摸鱼,明里摊捐派钱,暗中绑架抢劫,为非作歹。当时出没在横泾地区的土匪队伍有曹长金、漠桂兴、高全发等,其中以曹长金的势力为最,他任所谓的”第十一梯团梯团长”,显赫横行于常熟南乡。
在土匪横行的同时,驻扎在城区的日军在白天时而下乡搜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地方恶霸依仗日军势力,暗中又勾结土匪,在横泾设立租浅,向农民逼租。有着三千亩租田的大地主支敏达被日本鬼子任命为横泾租栈主任,此人狐假虎威,作恶多端。此外,日军为筹措军粮,在横泾鎮开设“东兴公司”,强行低价收购粮食。
兵荒马乱中的横泾百姓,身受多种重压,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原抗日宣传队负责人周醒民,他是常熟东乡浒浦人,那时在横泾镇一家腌腊店当店员。他利用回东乡的机会,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参加了常熟县委举办的军事训练班。由此,1938年冬天,民抗部队派出人员去横泾镇进行联络工作。
1939年2月,中共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来到了横泾镇,住在王明家里,召集原来参加抗日宣传队的一些人员座谈。将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作了生动的阐述,并介绍了民抗的斗争活动。在李建模同志的积极工作下,即在王明家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横泾第一个抗日革命组织一一横泾镇国民公约协会。开始有成员十多人,后发展数十人。这些协会会员,后来大都成为横泾地区抗日革命骨干,其中的负责人周醒民、王明等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由中国共产党常熟县委播下的抗日火种,不久随着新四军“江抗”部队的东进,在沙家浜地区然起了熊熊的抗日烈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