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总是会想到那个空空的南方小店,微风吹来,细雨绵绵,一个苹果,还有对未来的期待,是的,又到了听《米店》的时候了。
以前我从不觉得些许的文字能够传递什么,所以后来慢慢就淡忘了,前几天收拾完宿舍躺在床上睡意全无,所以发呆的时候写了一些看法,第二天的时候,一个朋友,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和我一样不太善于表达的朋友,突然给我发了一段话,他应该也是在一个安静的住所,一个人对着屏幕,没有组织语言,想到什么就写下了什么。他写了小时候上学的路,写了参加工作发工资的喜悦,写了对工作的一些焦虑,写了找女朋友的现状。他说的好像没有什么逻辑,他说的又好像就是我们这些土木工程人的一个个缩影。
明天大哥生日,打开电脑简单搜索,找到了18年生日时候的照片,那一年大四,从洛阳跑到郑州,几个伙计一块给大哥过了生日,那时候认识十年,一转眼又是六个春秋。照片里边当时吴闫和闪闪是情侣,伟涛和乐乐是情侣,后来吴闫21年和闪闪结婚了,伟涛23年和乐乐结婚了,剩下的五个单身狗,至今依旧是高贵的单身贵族。当年还录了个视频,影像的记录重新翻看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惊喜,会议也会顺着思绪一点一点涌上心头。当年兴博120斤,现在保守170斤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863206/cbc069f44335515a.jpg)
我们怎么去和自己独处,这是很久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我记得快毕业的时候,畅想着工作时候的住宿环境,有个房间,有两个人,一张桌子,室友不要太吵,这是18年的畅想。此刻我一个人待在房间,看着桌子上边洒满灰尘的书籍,此前的畅想都变成了现实,好像自己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期待总是会比得到更加美好,以前两个人住的时候想着一个人单住,后来一个人住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然后想着自己夏天做个雪糕,冰镇个西瓜,然后买了个冰箱,买了做雪糕的模具,买了做饭的锅,煮茶的炉子,然后买了以后就自己一样都没做。
晚上看了一会纪录片,我没有看过这么短的记录片,单集的时长基本不超过十分钟,里边有一个主人公,讲了自己的很简单的故事,好像太过简单的故事就会很不平凡,看着里边的叙述,想着那一点一滴的情景,好像主人公是他,又好像是那些走过岁月中的你我,对,纪录片名字叫《今晚你要去哪里》。
我好像不太喜欢尝试新的事物,从小就是这样,记得这个简书是大哥给我推荐的,樊登读书是大哥给我讲的,前几天写完文章以后大哥给我重新推荐了一个写东西的app,我还没有试。好像习惯了旧的事物,对新的世界也就没了那么多的新奇。
中午吃兰州拉面的时候跟老板说要两碗拉面,各加15块钱的牛肉,老板看着我迟疑的说15的牛肉不好切,两份各加10块的吧,我说你切三份十块的分成两份不就行了,老板看了看我,倔强的说,小伙,加10块的吧,所以老板的倔强又是什么呢。
最近看了一个余华的访谈,讲了从活着的福贵,到许三观和兄弟的宋钢,我记得是从活着开始看余华的,后来看了许三观和兄弟,没太看懂,不了解当时的背景好像很难明白一本书表达的内容,就像前年看过的百年孤独,现在能想起来的,好像只有那个很长的名字以及那句百年孤独的家庭不会再出现第二次。
“从活着到后来的文城,您觉得您什么没有变化?”“名字,我的名字”,余华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