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庐禅话】
9.《逝者并不如斯夫》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翻译过来是,孔子在河边发起感叹,逝去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啊!
佛祖的理论里并不讨论时间的流逝,相反,更多地是表达了轮回观念。
有一次,佛祖跟阿难在行走,见到一座古佛塔,佛祖就对古佛塔作礼。
阿难问,这是什么人的塔?佛祖回答,这是过去诸佛的塔。
阿难又问,过去诸佛是甚么人的弟子?佛祖说,也是我的弟子。
阿难又说了一句很有意思,他说,我想也是。(应当如是)
据佛教经义中说,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有三种传说。
一是白象说:六牙白象为了成全一个猎人,就用自己的长鼻将长牙拔出。随后又发誓将来要拔除众生的一切毒牙。后来,释迦牟尼的母亲怀孕时就梦见白象入怀。
二是善慧太子说:有一次他朝拜燃灯佛时,觉得自己应该进献给燃灯佛一些东西。他费尽千辛万苦寻找到了一朵稀世的五茎莲花,将它进献给了燃灯佛。燃灯佛高兴地收下了他的莲花,说他与佛有缘,将来必成正果。燃灯古佛在过去时为释迦牟尼佛授记,《金刚经》云:“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三是菩萨说: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数有情众生。”
按第三种说法,也不难理解,佛祖所说,古佛以前也是他的弟子这一说法了。
对比儒家和释家对比时间的观点,发现儒家注重的是对时间的珍惜,而释家则更注视对生命品质的珍视。价值观念并不一致:时间固然重要,可以更值得关注的还是生命的质感。因为还有来世!
佛家所讲,人身难得啊!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