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考研的时候在知乎看了很多前辈的考研分享,受益匪浅,现在作为过来人,也一直想谈一谈自己的考研经历,希望能对19考研的学弟学妹有点帮助。恰好我们学院的一位老师要我写一个考研的分享,那我就直接搬来知乎了,理工直男,文字功底弱,写得很乱。
19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长沙某二本CS专业的杰森(外号),我18考研总分328分,英二72 政治74 数二82 专业100,目前已被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拟录取。本来学渣如我、分数一般,是不敢谈什么经验分享的,但是了解到很多学弟学妹在备考和择校上很迷茫,恰好也接到刘老师提醒我写这个的电话,所以我也大胆来谈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主要讲下各个科目的备考、自己在复习上掉过的坑,如何选择学校等。当然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包涵。
我是从去年6月底开始准备考研的,一直到12月25号初试结束,整个初试的备考时间是6个月。期间我的作息是:早上6点10起床洗漱、吃早餐,6点40左右到图书馆,中午12:00-14:00吃饭和午休,下午18:00-19:00晚饭,22:30离开图书馆去田径场跑步,晚12点之前放下手机上床睡觉,基本上从第一天开始到考试结束,基本上天天如此。有时精神比较好,所以中午也会利用起来,所以总的来说我每天的复习时间是12-14个小时。我整个考研期间都是待在图书馆自习室。暑假也是,我觉得图书馆的复习氛围是最好的,并且坐你旁边的基本上都是考研的,所以也能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研友,我强烈建议大家都去图书馆复习。
下面我讲下我各个科目的复习经历和注意事项。
大家一定要注意数学/专业各150分,英语/政治各100分,数学和专业是占大头的,并且英语和政治能拉开的距离不大,所以数学和专业一定是重中之重。
我考的是专硕,西交专硕考的是数二,数二包括高数和线代,不考概率论。数学的复习历程大概是三个阶段:看视频à做复习全书/习题集à真题/模拟题。考验期间数学占去了我60%以上的时间,看过张宇、汤家凤、李永乐三位名师的数学视频,作为一个在数学上花了大量时间但是成绩又不怎么的人,经验没得,教训很多。先复习高数、再复习线代,我建议高数先看汤家凤,有时间再看张宇,用来拔高,线代请认准李永乐(敲黑板强调一定看李永乐!!!!),概率论没看过不评价。书籍的话我买了张宇高数18讲和线代9讲(不建议购买),李永乐线代讲义(强烈建议买),张宇30年真题大全解,高教组出版的考研数学真题解析(真题买一套即可,强烈建议买这套)。我买的书很少,因为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导致我11月份才开始做数学真题,真题都没做完就直接去考试了,今年又考得太难,所以82分实在是没办法。从我自己和身边的考研情况以及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帖子来看,我建议前期用李永乐复习全书+线代讲义+习题集(我没用到,不好推荐),暑假前一定要把复习全书和线代讲义翻来覆去至少2遍以上,习题集做完一部分。9月开学后将习题集做完,然后开始做真题,2000年以后的真题我建议是掐时间做,考研数学时间是150分钟,自己可以做个140分钟,最后16、17、18这三年的卷子可以留到后期做。真题是需要反复练习的,要自己归纳总结,当然其实真题集的解析已经总结得相当棒了。真题之后就是套卷,为了全面保持对所有考点的热度和手感,记住一定是做套卷,各大名师的模拟套卷都可以做做(同上,因为没时间所以没做过,不评价)。
数学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科目,但是无耐时间还是不够用,真题都没做完就上了考场,又遇到考研数学史上最难年,所以只打了82分,还好西交的数学单科线是75,勉强达标。数学上还想说的是18年数学史上最难,所以19届肯定会简单,这绝对是基础一般的我们上名校的好机会。去年后期做数学题的时候很多不会做,总是安慰自己自己觉得难做别人肯定也难,而事实却不是。特别是在考名校的学生中,考生的基础本来就良莠不齐,有的同学本科就是985/211,底子很好。像今年在交大的录取名单中,我看到最高分数二138,最低75,这差距是有多大。但是一旦题目简单的话,大佬会的你也会,他140,你120,差距就没那么大了,所以今年绝对是个考名校的好机会。
接下来是专业课,我专业课只有100分,大概是中等的水平,西交软工是考的915(数据结构和C语言),数据结构很偏,C语言简单但是自己没复习到位,所以翻车了。专业课很多学校是自主命题的,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你要报的学校到底考的什么内容,然后就是拿到考纲和真题和该学校的期末考试题这些,有的学校很变态,考纲都没有,但真题肯定是有的,到网上能买到。有的学校会推荐参考书目,可以用那些参考书,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有的学校在出题时会参考自己学校老师出的书,比如915的C语言每年都是参考西交梁力老师写的C语言教材,年年如此,今年40分都是原题(我没有重视,只写出了10分),所以大家要重视该校老师出的考试相关的专业书。计算机专业大致都是考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C语言、C++这些,前面四门基础课推荐用王道和天擎的考研辅导书,时间紧推荐王道,不过两套书都能看完是最好的。如果之前没有学过要考的专业课或者忘得差不多了,就先去网上找视频看,先对这门课的知识点框架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这里推荐去MOOC(慕课网)找相关课程看即可。专业和数学不一样,专业课的东西是比较固定的,像数据结构,出题花样也不多,所以只要把概念什么的都背下来,对,就是要背下来,比如说什么叫做完全二叉树,这种重要的定义,你要能一字不落的说出来,不要巴拉巴拉讲很多都讲不清楚。然后就是多做一些题目,考研辅导书、真题、期末考试题、408的一些题目,反复做。时间上的安排是9月前专业课要过一轮,就是视频看完、再结合教材把考研辅导书大致过一遍,基础的题目要做完。然后9月开始第二轮,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的算法如线性表的操作、栈和队列的操作、二叉树的相关算法、图的最短路径和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排序等等代码都要烂熟于心,不要说我知道思想就行,考试的时候在纸上写不出来就都是放屁。
然后到了英语,我英语是四级的基础,但是因为高中有过比较深刻的英语学习经历(复读时英语从58分到121分),所以复习起来没那么吃力,并且英语二比较简单,和英一相比中间还差了一个英语二,所以考了72分,算个中等成绩。英语主要分阅读+写作+翻译三大模块。其实说到英语真的无非就是单词和语法,单词是肯定每天都要背的,从第一天到考研前几天都是需要背的,随便找一本单词书,反反复复背就是了。语法的话就需要看视频了,因为语法确实太枯燥了,自己看基本都是奔溃的,且效率低。英语我推荐刘晓燕老师,几乎每个人向我咨询时我都会推荐看她的视频。她语法讲得那叫一个透彻,即使你的基础就认识abcd也一定可以听懂。并且很受用,后面的阅读、翻译、写作都听她的吧,很稳很扎实。我之前一直是听何凯文,买了他很多书,基本都没看过,不得不说凯文讲课很有意思,段子很多,水平也高,但是不太适合基础一般的同学,至少不太适合我,我是到11月初的时候才偶然看到刘晓燕老师的视频,简直就是拯救了当时处在英语迷罩里的我。当单词和语法搞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英语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英语真题,这里我推荐张剑的黄皮书,且英语二全程按照英语一复习,后期把英语二的真题做完即可。一般做一篇英语阅读的流程是:做完,对答案看解析、分析句子结构,然后就是读和背,至少要读到滚瓜乱熟的地步,后期开始全文翻译英语阅读,把每篇阅读翻译成中文,这样的方式很慢很傻,但是绝对是进步快的学习方法。不要相信所谓的阅读做题技巧,多背些单词,多翻译些阅读才是最好的技巧,一定要记住,做阅读的过程是提高不了英语水平的,只有在你后面分析文章句子结构、翻译全文、背诵文章的过程中才会有提高。我开始就是连蒙带猜做了很多阅读,对了答案简单看下解析又继续做下一篇,一点进步都没有。英语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写作,分大作文和小作文,后期可以背一些模板,但是建议从9月或者更早开始看写作的视频,跟着老师一起写句子,英二视频除了看刘晓燕的,写作还可以看谭剑波的,也讲的非常好。作文千万不要以为后期背几篇作文就能去考试了,那样会死的很惨,我就是例子,上了考场就懵逼了,开始挤牙膏,没出成绩之前一直很担心英语成绩会很低,因为作文实在写得太烂。
希望大家按部就班,背好单词,分析好阅读,练好写句子。
然后是最好复习的政治,这是一门很玄的课程,不得不说考试前我最担心的就是政治,因为政治是我四门课中复习得最乱最没有章法的一门。前期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数学上,自己也没怎么重视政治,9月开始复习政治马原,到了10月还在看马原。这样的进度导致我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还在宾馆里背政治,政治考试当天我是最后一个进考场的,因为当时还在考室门外背政治,最后庆幸打了74分。不得不说政治是性价比最高,最容易在短期内取得高分的一门课。辅导书籍推荐买肖秀荣1000题+考点背诵+肖八+肖四。建议是9月份开始准备政治,每天1-2个小时,要有复习进度,把1000题做完,我建议是结合视频一起,看完一节视频就把相对于的习题做完。马原可以看新东方阮晔的,这是一个讲课非常有激情的老头,讲课极有煽动性,还有徐涛和文都蒋中挺的政治也讲的很好,基本上边听段子边把知识点记下了。马原是政治里面占比很大同时也最难学的一门课,逻辑性非常强,建议是看完视频后多背一些马原的东西,前期有积累,后期冲刺的时候就会很省力。1000题做完之后就是肖8,最后肖4,肖4是终极预测卷,4套卷子,大概是考前两周左右出来,基本上能全部命中考题,所以政治只要下功夫背,很少有取得低分的。
最后我再来谈谈择校的事情,我们选择考研基本上就是为了去到一个更好的学校学习深造,所以我们都想考985/211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研报名是在9月,报考前查清楚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是多少,那时复习也进入了最后的三个多月,所以结合自己的复习情况报一个稳妥一点的学校。对于想读名校又不考虑地域的同学,我有两个建议,一是报招生人数多的学校,比如西交软工,每年统招有200个名额,虽然报西交的大佬很多,但是因为招的多,我们希望也大。像湖大中南每年录取的人数都在90左右,但是报的人同样多,像今年350分在湖大中南的初试排名可能是130左右,要上线很悬,但是如果考西交350分,只要好好准备复试,就很稳,这也是我之前总是和研友说西交比湖大好考的原因。另一个建议是报那些多数人不太愿意去的985,比如西北的一些大学,从今年来看兰州大学和西北农科大等都是比较容易上的。而对于想报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的同学你一定要明白自己要面对的压力,比如说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单单考试内容就是英一
数一 专业408,复习内容巨多,并且全国各地包括很多强985的学生都想去那里,所以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学校虽好,但是考不上等于零。还有就是不要想着今年考不上明年二战,虽然我们不能缺乏二战的勇气,我也认识很多二战三站考上名校的学长学姐,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考研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一年比一年难,所以你就想着你考研只考一次,付出最大的努力,选一个自己目标院校里最稳的学校。当然我说这么多的目的不是泄大家的士气,而是希望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要对自己的实力和目标院校的竞争难度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知己知彼才能成功。
写在后面的鸡汤。考研是一个很苦很累的过程,每天要起早贪黑待在图书馆,还要提心吊胆自己能不能考上。考研期间要懂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团队,像我们之前就有一个交流的小圈子,平时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学习、讨论图书馆的妹子,这样会让复习之余的你过得很轻松,你会发现不只是你复习到想跳楼,其实大家都一样。同时一定要保养好身体,考研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冬天来临之前每天晚上去田径场跑步二十分钟是很不错的享受,既锻炼身体又能减去一天的疲惫。还有考研期间谈恋爱请慎重,对于夫妻双双把研考这件事我是不太看好的,在图书馆看到太多打情骂俏的考研情侣,真正能相互勉励、敦促的太少了,我的好兄弟也是考研期间在爱情上折了戟,导致整个最宝贵的暑假都是失魂落魄,有时在自习室对着墙壁流泪,这样的状态怎么正常复习。即使你在图书馆遇到了一见倾心、非爱不可的对象,请理智,考研的机会太宝贵,会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所以请为自己也为他人慎重考虑,可以选择在考完之后再采取措施。考研也是一场和自己的博弈,期间要抵挡住很多的诱惑,要把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安排到学习上去。像我考研的半年里基本在朋友圈处于失踪状态,我没有出去玩过一次,我姐姐在河东我在河西我们半年只见过一次面,我也很少回家,因为复习的时间太紧张了,只想搞好复习。所以虽然我的分数一般,但我真的已拼尽全力,对于能考上,我既感到幸运也觉得这就是我应得的。当然考研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小旅程,我们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考上了就去读,没考上就二战或者工作,非常简单。最后想说考研虽然难但是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我对考研的态度就像对待以后的结婚生子一样是必须要去经历的,并且从现在往以后十年、二十年看,读一个硕士,对自己对家人对以后的子女都是能产生很大影响的。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既然志在鸿鹄,那就拿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领略考研的美丽,我在这里预祝19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考试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