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尸体,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鱼化石”。
还有另一种解释,由于剧烈的地壳活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使得海洋鱼类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量的泥沙或火山灰包围,经过高温高压,泥沙板结石化成岩或火山岩冷却石化成岩,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被抬出水面,而在泥沙或火山灰里的鱼经过亿万年的等待,终于被风化裸露,被世人看到。
与亿万年前的生物对话,破解了古生代泥盆纪鱼类化石的密码,用60年走遍大江南北,张弥曼带着对鱼化石的热爱,将人生演绎出“万般精彩”。
1980年,张弥曼前往国外学习,带去了在云南曲靖早泥盆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杨氏鱼,采用连续磨片的方法,对这种来自中国的早期总鳍鱼类化石进行研究。
“连续磨片法”能帮助研究者精确地掌握化石内部的结构,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连续磨片,就是拿一块化石磨掉薄薄的一层,放在显微镜下画一个切面图,再磨掉一小层,再画一个切面,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
这是一块盾皮鱼头部化石,它很小,但与一般化石相比,这块化石保存非常完好,在专业术语上叫做特异埋藏。鱼头各块骨骼还基本保持在活着时候的位置上。仔细观察,我们甚至还能看到这条鱼脑袋里的血管和神经通过的管子,这些细微结构是对称分布的,没有变形。
鱼化石是一种非常稀少的珍贵化石,其形成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要在鱼死后的残骸遗留在岩石上,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消逝且不被移动,一直都保持那种姿态才能形成鱼化石。可见,鱼化石的珍贵以及稀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