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不消逝的双龙桥

永不消逝的双龙桥

作者: z橄榄树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00:12 被阅读87次

    张丹

    在街河市往北七八公里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双龙桥。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它的美,在于它的青山碧水,在于它的淳朴民风,也在于它所承载的那些动人传说。

    听当地的老人讲,这个村原先并不叫双龙桥,而叫禄马寺。这名字,自然是有来历的。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的一所寺庙,见庙中和尚均年事已高,便动了恻隐之心,将随行的六匹马赠与了寺庙,以方便老和尚出行,并为该寺庙赐名“禄马寺”。于是,象征着富贵祥和的禄马寺,也就成了这个村的村名。民国时期,村里曾在庙前修建了一所学校,禄马寺中学,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重点中学。可惜的是,寺庙和学校在后来的文革期间都被毁于一旦,片瓦无存,着实令人唏嘘。

    那么,双龙桥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以前,禄马寺西南方向有两条陡坡,撒食坡和曾家坡,每逢大雨,山上的洪流便会顺着两条坡,经左家裕奔涌而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河流。村民要想过河,只能涉水而行。但是,河水水流湍急,谁敢冒这个险呢?所以大家也只能望河兴叹。

    这天清晨,大雨如注,一个年轻后生来到河边。只见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不停地四处张望。不一会儿,一个妙龄女子也来到了河边,这正是他要等的人。原来,女子与他从小青梅竹马,早已互生情愫,可她家里嫌后生家境贫寒,硬是不同意这门亲事,把她许配给了别人。眼看定亲之日就要到来,两人决定冒险出逃。

    女子的出现令他欣喜若狂,来不及多说,他便卷起裤管,背起了心上人,朝河水走去。正值风大雨大,水势汹涌,他们没走几步,便被卷入河中,不见了踪影……等双方家人闻讯赶来时,岸上只剩下了一双绣花鞋。伤心欲绝的家人顺着河边找啊找,一路找到了河的尽头南河,可哪里还有二人的踪迹?

    天晴了,人们惊奇地发现,河面上突然冒出两块长长的石头来,在水光的映衬下闪闪发亮,酷似两条比毗邻而居的龙。有人说,这是那对恋人为了长相厮守,化身而成的两条神龙;也有人说,这是龙王被他们的痴情所打动,派两条小龙化身为石,专门来渡人过河的。总之,从此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村里人都可以踩着这两条石龙的脊背,稳稳地过河了。

    时间翻到了公元1920年。当时,村里有一名李姓的财主,生性乐善好施,为人慷慨。眼见河水一年年在上涨,他便发出了修一座桥的倡议,并率先出资购来建桥的材料。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座一墩两孔的石桥很快竣工了。此桥长六米,宽两米,红石块砌成的菱形石墩,青石条铺就的桥梁,桥墩的两边,还嵌有两条头向南、尾向北的青龙。人们便依据那个凄美的传说和桥的造型,给它取名为“双龙桥”。就这样,双龙桥成了村里标志性的建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新的村名。

    解放初期的双龙桥,已是一个热闹的商业集中地,桥东黄金华的豆腐铺,李家文的鞭炮铺,赵成顺的猪肉铺,桥西骆茂之的饼铺,骆振东的药铺,李学全的饭馆,演绎了那个时代属于双龙桥的繁荣。到了1969年,由于南河改道,双龙桥被拆除了。原来的桥身,现在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水泥路的两边,是一派万物昌盛的新农村景象。

    如今,双龙桥的雄姿虽已不复存在,但它所赋予当地人的精神力量将永不消逝。双龙桥这三个字,至今仍是松滋地图上一个令人心生向往的标识。

    永不消逝的双龙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不消逝的双龙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ay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