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洋溢,热浪滚滚,又值盛夏。温度膨胀着天地万物时,也躁动着每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一次快乐的劳动体验,便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收获。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向那响水滩……”孩子们一路高歌,乘坐大巴车奔走在乡间公路上,他们时而叽叽喳喳,时而随着音乐歌唱,走出学校,走向户外每一颗心都是欢呼雀跃的,因为,这些飞出“笼子”的小鸟儿们要开启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课。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也仿佛又回年少。
当我们早早来到东寨小学劳动基地,晨风拂面,空气清新,孩子们扛着旗,蹦蹦跳跳难掩兴奋之感。对于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讲,这是毕业前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劳动体验,是繁忙复习课外忙里偷闲的放松时刻,当然要美美享受了。
这里是原来的村小改造的劳动实践基地,除了几排可用的教室打造成手工作坊外,其他都是农田。锈迹斑驳的大门诉说着曾经的历史,这里多年荒废,如今改造后却成了孩子们的劳动课场地,校园因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生动起来,草木在这里恣意生长,田园之乐怡然自得。别说孩子们,连我都被这里的清新自然之景所陶醉了。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时笔直的马路,修剪整齐的灌木丛,校墙一角可见悠然的茅草搭建的小亭子,石桌石凳,盆花景观。除了几排教室用来做手工作坊和办公室,其他都被改成了劳动园子,菜园,果园,每个学校有一块自己的责任田,里面种植了各种农作物。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我们学校的责任田,这块田地不足一亩,但种植的蔬菜还是很丰富的,四周是西葫芦,豆角、茄子、西红柿横向各四排,西红柿品种很多,有粉色有黄色,有大有小,豆角已经扯起来藤蔓,开出紫色的娇嫩的花朵,有的已经挂出了细长的豆角,茄子呢,也打了花结了果,紫盈盈的煞是好看,西红柿熟的比较晚,一个个淡绿色的小柿子一串串的挂在枝头,只等着太阳晒红了脸。它们齐刷刷的站着,可爱又骄傲。我还记得春天的时候,我和同事们一起下地栽种了菜苗,如今看来长势喜人,倒很有一番成就感。
带着孩子们逛菜园,果园,虽然都是农村孩子,但很少上地干活的他们并不认识几个蔬菜。随着指示牌,我们一一认识了圆溜溜的哈密瓜,还在扯着秧匍匐前进的青南瓜金南瓜,拳头大小的穿着花纹衫的小西瓜,躺在地里长长细嫩的羊角蜜,还有开着金色小花婀娜多姿的苦瓜,举着“剑”的秋葵,抱着“大肚子”的甘兰。有一种我小时候见过的蔬菜,我记得它叫“笳莲”,用来腌制或切丝拌凉菜吃。树上呢,也显出硕果累累的初景。喏,挂在树上黄澄澄的吊干杏,红色的早酥梨,青青的纽扣般的苹果,葡萄架上也有了成串的绿葡萄……豆子也是各种各样,青豌豆已经下地了,四季豆努力的挂果,蚕豆正当时。辣椒也是,多种多样,举着一簇簇小角尖的朝天椒,弯弯曲曲的“猪大肠”,笔直光滑的线椒……茄子有圆茄,长茄,后面的地里长着玉米,毛豆……这里简直是蔬菜瓜果的天堂,也是农产品植物博览园。流连其间,花香四溢,果香浓郁,蔬菜整整齐齐,田园风光尽在眼前。
走进采摘园里,在劳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采摘蔬果。一个个硕大的胖娃娃似的西葫芦实在喜人,孩子们一手端着,一手拧下,大一点的得用双手抱着,葫芦表面有毛刺,不小心还会扎一下,葫芦把儿上刺儿就更密集了,不过这样的小刺实在犯不着担心,他们是软和不伤人的。不一会儿工夫,孩子们就采摘了一大堆西葫芦,接着,黄瓜、苦瓜陆续下架,杏子一筐又一筐,嘴馋的孩子们偷吃也无妨。茄子、豆角、各种瓜果、小菜一会儿就排满了桌子,孩子们虽满头大汗,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品尝着清凉的黄瓜,甜蜜的杏子,很是满足。手工作坊里的孩子们,则是跟着老师做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有编花篮的,有捏泥人的,也有画葫芦的……每个作坊里都陈列着孩子们最精彩的作品,驻足赏玩,也令人眼花缭乱。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随着诗歌而来的是劳动间隙的赛诗会,孩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寻觅诗词中的劳动赞歌。身着汉服的女孩子们即兴起舞,一曲《上春山》《白马》点燃了现场激情,孩子们随着音乐舞动,释放劳动带来的快乐。初中的孩子们即兴作诗,小小年纪描绘劳动场面颇有大家风范,一首首纯天然的诗词,引得台下小观众们交口称赞,也将赛诗会推向了高潮。
一场劳动趣体验,采摘蔬果也采撷乐趣。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花有果,有笑有泪,有香有色,既须劳动,有长见识……的确如此,孩子们虽累的满头大汗,但精神抖擞,既活动了筋骨,又增长了见识,还陶冶了情操,自由又快乐,岂不快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有陶翁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田园,如今很多人的理想便是拥有自己的一个小院子,实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梦,这难道不是归园田居,悠哉乐哉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