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融会贯通,但求一家之言
2022-08-18
我们常说,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那么也就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但会出现完全不认识的两个人说过完全一样的话,这个却是很正常的。
话一样,但人生不一样,哪怕是两个人一辈子说的话是一样的数量,一样的字样,而排列组合的不同,到最后依旧会形成不同的人生,不仅仅是外界环境的不同,就算是一样的环境,一样数量的话语,一样的话,排列不同,人生依旧不同。
举个例子,孙悟空在被须菩提祖师打了三次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但当时的师兄弟是什么样子?孙悟空是什么样子?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继续说这个理解,当我们看这段的时候,我就很好奇,一个道教的,为什么给孙悟空起了一个佛教的名字,难不成那个时候就算出孙悟空是要去取经当和尚的。但那个时候三教竞争那么厉害,就算是你能算出,应该是改正,而不是送佛送到西吧!
所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谚语,而谚语本身的意义也就在此。
既然说到谚语,我以前说过,实际上我们懂过很多道理,但是却依旧过不好我们的一生,这不仅仅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都认为自己会是特别,会很不一样。但的确会有人看了道理就真的懂了并做到了,就算是不能做到的里面也会有好有坏,有的看下去了变成了做时的经验,虽然看上去可能没有成功,但是这个经验是保留下来的。
理解或许就是会有不同人生的主要原因所在吧,哪怕他们说了完全一样的话!
就像是我以前说的匠人精神,其实就是一个事情做到了极致,虽然或许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说出来的道理是和哲学是一样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感慨,一些哲学家到最后说的话,都是那么的通俗易懂。而也就是如此,才会有一些《姥姥语录》类的书籍出现吧。
五祖慧能的传说或许就是你这个场景的最直接写照,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或许大家都会和我说,很简单,是因为思想的不同,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但如果是完全一样的场景下的人,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同样的教育,同样的知识。
所以我依旧会感觉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大不同的原因,毕竟在我看来,是有不同,但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的。
不求融会贯通,但求一家之言!要的就是那个求同存异,毕竟生理的构造是如此的神秘,我们既然不知道,那么也没有必要妄自揣测!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