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游小学学校——奇三公祠

重游小学学校——奇三公祠

作者: 闲吧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06:08 被阅读0次

    今天是象珠集市,准备到市场上去买点菜,路过以前小学,发现大门敞开,以前曾经租给一户人家做超市,后来乡镇改建把收回来,经过修整,恢复原貌,后来直接把它改造成一个文化礼堂,王姓家谱的修缮工作就在这里面进行。

奇三公祠

    这个就是奇三公祠的大门,

奇三公祠又名寿常公祠,最早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嘉庆年间续建,最后完工于1912年。该祠建筑宏伟壮丽,材料考究,做工精细,质量上乘,其中雕刻特别细腻,人物鸟兽浮雕神态毕现,栩栩如生,其艺术造诣在永康范围内少见,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象珠王姓家族,由福禄寿三房组成,分别为福常、禄常、寿常,又叫奇一公、奇二公、奇三公,这就是奇三公房修建的,也是我先生家族的天公,按以前的习俗在这里应该是有一席之地的,现在都归公家管理。

服务台

    大门进来左边,以前是我们五年级的教室,现在变成了服务指导中心。那时候班主任是王希望老师,数学老师是徐双轮老师,依稀记得他们上课时候的一些片段,(如求不规则图形面积,采用的是分割法)其他老师就比较模糊了。

王世德

    这个就是我们王姓有记载以来的祖先。以前这里是我们的主席台,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每周的早会就在这个大堂里举行,还记得自己一年级时曾经去参加朗读比赛《猴子捞月亮》,站在台上那种紧张的样子。

王世德简介
    王世德(1577-1639),字有旌,号回溪。自幼怀有“温饱不求,忧乐同民”之志。万历28年考取庚子科举人,29年(1601)24岁登张以诚榜进士。初官福建泉州同安知县,转知闽侯县,升任工部员外郎复升郎中。万历42年奉命典试山西,担任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人才以备国用。次年升任黄州知府,未及任满,升任湖广按察司副使,又升任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天启4年(1624年),任贵州监军,黔东湘西叛乱评定后,升湖广右布政使兼署辰沅道督理。不久升任广东左布政使,平定钟灵秀之乱,则灭海盗刘香老。崇祯9年(1636)云南巡抚缺位。朝议时,明思宗环顾左右,说:“岂有知兵恤民若王世德者乎?”世德即日被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云南巡抚。在云南三年,惮精竭虑,心焦血枯,竞以积劳成疾。崇祯12年(1639)己卯正月初二日病逝于任,终年63岁。滇人闻讣,举城哀号,一致公举奉世德崇祀省城名官祠。世德病卒后,身无余资,囊橐空如,藉同僚输资有司则金,才由次子同庚夫妇扶柩移根万里,归葬家乡永康九都金古泉之源。朝廷御赐祭葬,加赠世德正议大兵部右侍郎,邑人奉世德崇祀那县乡贤祠。
世德为官40春秋,或以治绩进阶,或以军功赐命,光昭缙绅,荣及乡里。世德为官清廉,离任广东时有节“羡金”数万两,按规定世德可取为己有,然他分文不取。到任云南后,土司按惯例都要给新任巡抚馈赠重礼,世德分文不受,一概加以拒绝。其所得俸禄赏赐多数用于扶困济危,所剩均交后母保管,供全家兄弟五人公用。自己节衣素食,不私一物,位居高位而无私积,门第依旧。曾有人想借他花园宴请,世德指着门前桂树说:“名园美景尽在此矣!”每逢任满回家省亲,身边不带童仆待从,素冠布服独步里门,人们以为他是山中隐逸之士,而不知他是朝廷重臣。王世德一生忠勤廉能、谨慎克俭、爱民若子、忠孝两全。为学讲求实用,谋事讲求实功。虽政事军务繁忙,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笔耕不辍。致力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移风易俗而讴心沥血。因慕乡先贤宋状元陈亮的才品,重刊《龙川文集》又作《五论》,为弘扬陈亮先进思想文化作出了贡献,为永康学派事功思想的重要继承人。平生著作有《左氏兵法纂注》,《五论》、《家乘纪闻》等各若干卷。

    一次去永康图书馆翻看《永康志》,曾经看到王世德的一些记载,翻看时感觉特别的亲切,啊,这就是我的祖先!

大谏议

  记得公公常常提起这“大谏议”的牌坊,小的时候是在哪里,后来被拆掉了。言语间不无透露着一种文物不被保护的惋惜。

牛腿

  以前经常听他们聊天,说这些精湛的雕刻叫牛腿,我不明白为什么。今日又见,稍微百度了一下

牛腿,是梁托的别名。其作用是在混合结构中,梁下面的一块支撑物,它的作用是将梁支座的力分散传递给下面的承重物,因为一面集中力太大,容易压坏墙体。在古建筑中,牛腿的学名叫做“撑栱”。

原来它的学名叫“撑栱”这样有一点理解了。

天井

    这里是以前我们追逐打闹玩耍的地方。午睡不睡,被老师罚站晒太阳的地方。

    拍照的位置是进来的边门,以前在那里竖着几根竹竿,课间,大家一有空,就到这竹竿底下 磨拳擦掌,一试高下。几根竹竿不知留下多少孩子的美好回忆。忽然感觉现在的孩子们太可怜了,除了工业产品的玩具,这些天然的自然的玩具真是少之又少。

尚贤宣讲堂

    这里以前是我们四1班和四2班的教室,右边是我们四1班,曾经在这个年级段里,被挑选参加大合唱。现在变成了读书室尚贤宣讲堂,算是为以前当作学校,一个文化传承,学习文化留一席之地。

    又一次游学校,感受社会的变迁,感受人文的传承,感受留在每个人心中不同的记忆。

相关文章

  • 重游小学学校——奇三公祠

    今天是象珠集市,准备到市场上去买点菜,路过以前小学,发现大门敞开,以前曾经租给一户人家做超市,后来乡镇改建把...

  • 重游晋祠

    上次去晋祠还是七八年前,再临此地,已然恍若隔世,景物依稀,心境不同。 初春景致,新芽嫩柳,桃花灼灼,见远水...

  • 重游范公祠

    周未重上邓州城,修养爱国爱民情,先忧后乐太感动。范仲庵祠学范公,春风阁里沐春风,官民境界大提升。

  • 小学重游

    列车开动了,一切都甩在黑暗之中。 借着和老同学见面,夜晚到曾经的小学看了看。 时间太过久远,已经看不到以前的模样。...

  • 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

  • 【老城旧忆】米公祠

    我虽出生在樊城,距米公祠不足三公里,但真正认识它,却在四十岁以后。 米公祠,这个令襄阳人自豪的地方,米芾书法名满天...

  • 日常碎碎念:从30年后的眼光再看从前

    我读书时,我的小学离家三公里,初中离家6公里,不管是读小学还是读初中,我们庄都是离学校最远的,那时候最羡慕离学校近...

  • 重游小学母校

    孙焕舒 20信息本 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 在今年寒假的时候,饭后突然想去散散步,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小时候上的小学...

  • 菊 宴

    赏菊钱王祠,奇艳络绎现。 红树含苞逸,暗香心扉沁。

  • 假小子的神功

    小学旁边的民国老影院歇业,学校看电影只能去三公里外,按照学校一向的经济状况,只能徒步跋涉。 与平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游小学学校——奇三公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dq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