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羡慕别人取得的成绩,能否像人家那样吃得了苦中苦呢?
在培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位朋友王明怎样努力拿上一级普通话等级证的。
王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死磕这件事。每天除了正常的上下班,剩余的时间就交给练普通话了。生活中有太多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再说,人的三分钟热情,在起初,一般人会表现得兴致勃勃,很有冲劲的样子,但是要不了十天半个月,这份热情褪去后,就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抛之脑后了。冷板凳不是谁都坐得了的,学习这件事情和人本身的惰性是相违背的,是人这种动物,就想待在舒适圈里,学习是要吃苦的,坚持一两个星期还可以,时间长了,这件枯燥的事情,让人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就搁浅,不了了之了。
短文朗读能做到倒背如流。这得下多大的功夫,60篇短文呐。
话说回来,考普通话难吗?平时的考试,我们不知道试题,而普通话已经很明确范围,只要把这些内容读到发音标准无误,特别熟练时,又有多大的困难呢?
当然了,有方音的小伙伴需要纠正自己发音习惯。
试问,能吃得了那个苦不?我好像不能。
同事讲她去参加教学比赛,一位选手可以把能预想到的出题范围内的课文全部做到非常熟悉。
哪像我拿着个笔去参加比赛,结果抽到的六年级课文读都没读到过,读也读不懂,要备一篇教案,根本无从下手,下来一查,原来是鲁迅的作品,而他的文章除了上学时期,书本上学到的几篇他写的文章看过之外,其他的文章再没看过,还觉得自己是个阅读爱好者,呜呼,打脸。
张萌在学习英语时,立了个1000天小树林计划,风雨无阻,不管严寒酷暑。近3年的时间呐,风和日丽,天气不冷不热时,还好说,大冬天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就是一种挑战。张萌那会儿还住宿舍,其他同学在睡觉时,她悄悄出门而去,她不会被人群的大部分人影响,在同学们的眼里,张萌就是特立独行,就是一个异类,也正如此,张萌取得了常人取得不了的成功。
有时候,我们会真的以为别人的取得的成功是因为天赋,是因为运气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就是忽略别人的吃苦精神。比如王明发音基础就很好啊,所以拿个一乙毫不费力。那个参赛选手,脑子好使啊。张萌是富二代,她爸妈就很有本事啊。
要真是这样,他们至于去吃那么大的苦头吗?
有句话说得好,很多事还用不着我们去拼天赋。所有舞台上的风轻云淡从容自若,都是月黑风高下的完命死磕。
要想获得取得比普通人多一点的成绩,自然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知道农民不在地里劳作,就不会有收成,这个常识却不能迁移到我们平时的做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