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遗产
近年来,随着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利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并且有很多相对成功的案例。像有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如今如今被改造成为科学公园,不仅保留了炼钢厂、煤渣山等生产旧址,还建立了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美食街、各类游乐设施和娱乐中心等,成为全欧洲最大的,也最另类的展览馆。 △鲁尔工业区
还有Bungenäs石灰石仓库、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菲亚特灵格托工厂都是改造比较成熟的案例。 国内工业遗产改造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址是建成于1985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北京798艺术区原址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原址是始建于1865年金陵机器制造局……
△北京798工业区
△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
城市发展是不断积淀的过程,建筑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叠加,构成了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曾经承载工业体系发展重任的老旧厂房等工业遗存,见证了工业发展历史、记录着城市印记。 1950年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确定祁红以地名红茶单独出口苏联,以偿还贷款。
1951年贵池茶厂建成投产时,是当时的贵池市内最早的工业企业,无论是功能设计,还是设备以及配套设施均属国内一流。贵池茶厂的建成,改变了当地包括周边地区以家庭手工制茶为主的产业局面,形成了机器化精制加工拼配为主导的产业新格局。 △木质联装祁门红茶生产线
△当时茶叶领域最先进的加工设备之一
△贵池茶厂时期拥有自己的机修工人队伍
而且幸运的是,这些厂房和设备,在三代润思人的齐心守护下,被完好的传承了下来,至今仍然可以保护性的使用。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意大利建筑理论学家阿尔多·罗西说“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人们的集体记忆,就像记忆一样,它将物体和地点联系在一起。城市是集体记忆的轨迹。这种城市轨迹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构成了城市的主要印象,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当某些人造场景成为了记忆的一部分,新的轨迹就产生了。" 来到池州,如果想来润思,你只需要跟出租车司机说,去“老茶厂”。它是当地20世纪时一个现象级的辉煌,在老一辈池州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提起时,人们的反应是,“茶厂,我知道啊。”
△拣茶女工老照片,曾先后有5万名拣茶女工在贵池茶厂工作过
2019年4月,《悠远的祁红—文化池州的“茶”故事》在故宫首发时,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发言:“国润20世纪50年代的旧厂房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说明其遗产珍贵、价值独特,具有代表性。珍视这个遗产是做强中国茶文化门类的历史和现实需要。中国20世纪工业建筑遗产是中国建筑的宝库,国润旧厂房群展示的既是传承的基础,又是文博艺术、文化旅游、工业遗产、历史人文诸方面创意的跨界融合,更需要政府主导和文化政策的特殊导向,我更坚信,池州城、祁红茶、一本书串起的历史与未来。”
润思祁红
2003年6月,贵池茶厂整体改制为“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沿用“润思”商标。 改制成功后,润思在保持出口的同时,把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目前在国内有300多家专卖店、专柜等,是中国祁红行业的领军品牌。 尤其是2010年“润思祁红”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并被认定为“联合国馆专用茶”,“润思”品牌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的红茶行业以绝对的实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同时润思也在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投入,在广州和合肥设立销售公司,为国内市场服务,并常态化的参展国内的重要茶展,以及科隆、阿拉斯加、巴黎、香港、台湾、莫斯科等国际一线茶展,千方百计维护好祁门红茶的国内和欧洲传统市场。 “茶产业是传统的,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创新。”随着红茶消费市场的日渐繁荣,润思祁红抓住市场机遇,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抓手,已成为消费者心中高品质红茶的代表。
未来的发展
老旧厂房是城市的工业遗产,也是城市的文化富矿。如今,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利用工业遗产打造特色文化,让一大批工业遗产活了起来,但尽管如此,也有专家指出,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发与利用的模式比较单一。 如何对润思的老厂房进行适应性的再利用,不是“现代化”或是“现状保留”,而是两者某些方面的结合。把这些宝贵的遗产变成资产,把资产变成资源,变成祁红行业和全体润思家人的资源,变成池州的资源,大家一起集思广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