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京下了一点小雨,街上布满了小水坑。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小水坑就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一个一个踩着走过去的时候,心里会乐开花。
饱饱出门,他在前面飞快地跑,我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追到小坑面前,告诉他:不要踩水!他偏不,一脚便踏了进去。
突然想到一句话:在孩子的字典中,压根就没有“不要”这两个字。
当你说“不要”的时候,孩子耳朵里只有“不要”后面的字。所以,当你强调“不要踩水”时,他听到的只有“踩水”两个字。
因为,“踩水”才是他想要的。
02
对于孩子来说,关于“踩水”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鞋子打湿,比如别人可能批评家长不负责任之类,都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他只想享受当下踩水的乐趣。
在成人世界,看到水坑,会有不适。但于孩子,这些不适根本就不存在。他眼睛看到的,只有踩水时水花乱溅的样子,感受那种水花飞起的喜悦。
03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踩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今天在饱饱身上验证了一下。
当他再次走到水坑前面的时候,没有听到“不要踩水”,而是听到了“跨过去!”
饱饱听到新的口令,有一秒钟的犹豫,然后起跳,果然跨了过去。
再后来,他发现了跨水坑的乐趣并不比踩水差多少,于是每到水坑前面,都会自己喊“跨!”
他成功跨越的时候,听到了来自别人的掌声。
大概这掌声与踩水时听到的让人不快的声音比起来,要舒服得多。所以,他主动选择了跨越。
也就是说,孩子想要踩水时的喜悦,更想要“跨越”的成功感。
04
万维钢今天的《精英日课》里谈到焦点解决,他把这个流派称为“找亮点解决问题法”。有一句话说到了焦点的人性观:人最需要的是正反馈而不是负反馈。孩子一样。
如果只关注孩子“踩水”时的“不听话”,就错过了孩子“跨越”时应该给予的掌声。而相比“不要踩水”带来的负反馈,孩子跨越之后得到的奖赏更值得骄傲。
在语言的使用上,“跨过去!”,比 “不要踩水”更为直接,也更有效率。一样的情境,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这正是焦点的魔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