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语言,必是诗。最美的生活,须有茶。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摸着书就很是欣喜。书说白了也和人一样,有外在美和内在美,而人皆有爱美之心。若是一本书做到了外在封面包装精美,纸张质感舒适;内在内容富有内涵,吸引读者,就是完美的书籍了。因此,在我看来杨多杰老师的这本《茶经新读》堪称完美。
作为一个爱阅读的中华子孙,我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有一种偏爱,比如诗词,比如古风音乐。所以在翻阅这本《茶经新读》的时候,爱不释手。我想杨多杰老师也是这样一位学者吧,他在书中的用语,有现代白话文的唯美,又有古代诗词的简约,更不论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对古代文学的喜爱了。
只有研究了大量的文言文作品,才能做到解读古代作品。杨多杰老师一定也是个语文很不错的学生。在我的学生时代,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我总觉得文言文生涩难懂,但是凭着自己对文学的喜爱,还是好好学了。工作后意外地发现,自己看到一些文言文,可以直接看懂意思,虽不能做到全对,但是大致的方向是不会错的,我才知道之前的点滴积累是多么重要。在此也呼吁,还是要好好学习语文这一科目,有些文学气质,从点滴而来。
茶于我,就像杨多杰老师说的,“作为中国人,又有谁没有喝过茶呢?”而区别在于“只是有人喝茶讲究,有人喝茶将就罢了。”我也属于将就喝茶的那一类人。生于江南一带的我,从小家里就摆着绿茶罐。我不喜欢喝没有味道的水,因此从小我就会从茶罐里拿“一两根”茶叶,冲上开水,看着淡淡的绿色,闻着清香,可以喝好几杯。又因为茶叶多放了会苦,所以我只放“一两根”。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和杭州各个画室合作,每个画室都有一个茶室,其实应该说每个老板的办公室都会置办大大小小的茶室。中国人认为饭局上好谈事,慢慢地转移到了喝茶好谈事。有些画室的老师就默默地行云流水般来一套泡茶,最后拿到我面前,自己却空空如也,我总是不好意思喝,大概是从小学习的“礼仪”,主人家没动,我这个客人怎么敢先动。而另一方面,就像杨老师说的,“泡茶,自己却不喝的人,是不想对茶汤负责的人”。
当天看完《茶经新读》,开车回家路上,广播里在做一个关于茶叶的广告,果然各种光环集于一身:“高山”“古树”“金奖茶”……没看这书之前,我大概也会被“忽悠”。又想起曾经几次在景区购茶叶的经历,看了书恍然大悟,可不正是书中所提到的那回事么?
读书,品茶,人生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