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半佛仙人讲了一个,关于他一位长辈对教育这件事“顿悟”的故事。为了叙述方便,我以第一人称,三叔为第三人称,进行讲述。
我从小学习不好,所以留在了这个四线小城市。我三叔的孩子学习好,老早考上985一所名校去了北京,现在北京一家大厂工作。
有一次,三叔因为酒后摔断了腿,住进了医院。
我去看望三叔,当说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儿子时,三叔坚决不同意。
我问三叔,为啥?
三叔叹了口气说:
“我对儿子这么多年的教育,可能是错的。”
我诧异地问,难道你儿子不管你?
三叔说,不是。我之所以不告诉儿子,一个是不想让他分心,另一个是告诉他也没用。
你看啊,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只会有三种可能:
1.他请假,回来照顾我。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三个月不上班,老板不把他开除了?所以,即使他要回来,我也不准他回来。
2.他给我们二老一笔钱。
我又不缺他这个钱,他给我有啥用?
3.帮我请一个护工
我自己又不是不会请,而且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妈也能照顾。再说了,护工经常虐待老人的新闻,你也没少看吧。
所以,儿子能做的,也就这三点,而这三点都不是我担心的。
那你担心啥?我问。
以前我摔一跤,能骨折?现在人老了,以后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虽然医学发达了,不容易死,甚至说我们都能活过一百岁,但你能保证自己活得有尊严吗?
这些和你说的对儿子的教育有啥关系?我不解地问。
关系太大了,这正是我要说的。我儿子是考到北京了,在大厂工作,亲戚朋友都夸我儿子有出息,说我们二老享福了。
可是,我现在腿断了,儿子都不能回来,这叫享福?
不是你不让他回来嘛!
但你想过我为什么有苦说不出吗?
我清晰地记得,二十几年前,我牺牲了自己一切的娱乐、休息时间,逼着孩子学习,逼着他要考名校,逼着他一定要留北京……我发现这个策略本身,可能就是错的。
每个家长不都是这样望子成龙吗?
对,但一件事方向错了,那么即使你越成功,你错的就越严重。
什么叫方向错了?
你想啊,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什么?
有两点:
1.孩子的利益
2.父母的利益
先说孩子的利益:孩子读书好,有远大理想,上名校,去京城甚至出国,工作高薪……这些除了让家长有面子,还有什么实际收益吗?
父母嘛,不都是不求回报,只为了孩子有出息!
不对!我们这样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收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就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话是符合那个时代孩子和家庭利益的。
你看,在古代,每个家庭都会有很多孩子。这些孩子都有分红,读书好的,就上私塾,将来只要考取功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读书不好的,也没关系,帮着家里务农,养老送终,也是一笔收益。
而现在呢?即使孩子想孝顺,想要回报父母,也被时间和空间两座大山阻隔,孩子有心而无力啊!
这能怪孩子吗?不能!这是我们做家长的,亲手剪短了这条利益链。
一个孩子,越优秀,越成功,时间就越金贵,花在父母身上时间越少。而一个孩子,越贫庸,越没能力,时间就越廉价,花在父母身上的时间越多。
还真是这个理儿!我感慨到。
三叔继续说,我们管现在的教育叫“鸡娃”。但你想想,古代别人鸡娃,为了啥,你看孟母三迁,为的是一娃得到,鸡犬升天啊!
现在鸡娃,你说你图啥?你说为了孩子的利益?
现在的孩子,连自己的命运能不能把握,都还两说,改变家族的命运在今天已经不现实了。
你读了好大学就牛逼了?不是!还不是给别人打工,牛逼的是老板!
孩子天天996,还买不起房,家里拼了老命给你付个首付吧,房贷、车贷、奶粉贷,非常辛苦。
最痛苦的是,父母帮不了孩子,孩子也帮不了父母。两代人都痛苦。
而孩子如果在本地,这个小城市,不是我吹,孩子可以在地图上挑房子,指哪买哪,没二话。
找工作也没问题。即使不想工作,家里老底给他开几个门面,收租子也能活得很滋润。
如果人生就是为了活着,或者说好好活着,真的有必要像现在这么拼吗?
社会环境变了,鸡娃不但不符合父母的利益,也不符合孩子的利益,简直就是两败俱伤啊!
那您老的意思是?
我准备再要个二胎,让他健康地成长,不再干涉他的选择,让他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故事讲完了。对我启发很大。
如果我们读书、求学、进大厂,只是为了一顿饭而奔波,真的有意义吗?
大丈夫,当如是也!
对,如果我们在一线城市,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只是打个工,吃碗饭,所谓飘一族又有多大意义呢?
也许,在四线城市,财务自由早就实现了,而且幸福感还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