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乐评人了,不是蠢就是坏

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乐评人了,不是蠢就是坏

作者: 不知名摇滚研究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5-09 20:37 被阅读0次

 

最近有的音乐博主发了一些诸如:现在乐评人已经没有价值了,爱音乐就去学音乐、做音乐、玩音乐、少bb……这样的微博。


这些话让我想起,大概两个月以前,网上有一段到处复制粘贴的文案,大概是:


你要是对小区的物业不满意,就辞职干物业,加入它改造它;你要是不满意食堂的伙食,就自己学习烹饪做厨师……


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两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想不到两个月之后,上面那段话怎么忽然从调侃变成了一本正经的发言。


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冲就完了、听歌就完了少bb、乐评人已死”,这些简单粗暴的逻辑开始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甚至某些音乐大号也会经常这样去煽动自己的粉丝。


在这个无数人抢着为乐评人抬棺的年代,我们真的不再需要乐评人了吗?

 



传统乐评是怎么死的



今天我们最常看到的一种观点是:乐评的死亡在于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胡说八道写听后感,但却不能从专业的乐理知识层面去分析音乐。

那么在如此长久的音乐评论历史上,一定有过这样音乐理论与听感俱佳的评论作品吧,假如我们现在把它们找出来,直接搬来新媒体平台,真的会奏效吗?


在我看来乐评的衰落是和整个出版行业的衰落息息相关的,日益崛起的新媒体快速地挤占了传统媒介的生存空间,更快捷、更丰富的内容体验逐渐淘汰了曾经在音乐传媒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纸质音乐杂志。


人们过去为什么愿意读乐评,因为获取音乐相关资讯、评论的媒介是一周、甚至一个月才更新一本的纸质杂志。在漫长且资料匮乏的等待中,我们不但有耐心如饥似渴地读完上面的一篇篇长评论,甚至会因为无聊读上好几遍。


而纸质杂志也因为出版环节的复杂冗长,对自己的内容有较为严格的把关和筛选,在纸媒时代,一篇权威性优秀乐评的力量并不亚于今天百万粉丝微博大v的宣传力度。


纸媒曾经的繁荣催生了传统的乐评写作方式,也注定了这种形式会随着传统出版行业的衰败而没落。


网络世界快速侵蚀了纸媒的生存空间后,我们面对的是海量的日更公众号、微博和各种短视频平台,它们向我们贩卖着无穷无尽的焦虑。让你总想看得再多一点,再快一点,并且永远相信下一篇会更好,下个页面会更美。


当其他人都迫不及待地打开时代的下一个盒子时,你真的还愿意在原地研究一篇长篇大论讨论着你也看不太懂的音乐理论的乐评吗?


我们一边批评今天的乐评已经成了软文恰饭,一边满怀好奇地打开了下一篇标题新奇的“软文”,而另一端那些充满焦虑的写作者们也在每天盯着后台的阅读数量、打开率……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我到底该写点什么才有人看。


这是新媒体时代传统乐评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尽管今天网络已经让所有人可以自由获取和学习音乐知识,但那些传统形式的乐评势必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它们过于笨重而严肃的身躯难以趴在这个时代轻盈小巧的车轮上继续向前。

 


打死乐评人之后谁是获利者?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现在微博上各位音乐博主的微博认证,就会发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自称乐评人了,乐评人存在的合理性都存疑时,“乐评人”    这三个字就像一顶沉重的帽子,谁戴谁害怕。


“你是什么身份?你懂音乐吗?你懂乐理吗?你这根本不是音乐评论,就是听后感……”在如此层出不穷的质疑下,现在大部分人都更愿意大而泛之地叫自己音乐自媒体。不过这些追问也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正来自于当下乐评存在的一系列尴尬问题。


文风华美的听后感恰饭软文,不知所云、没有内容的浮夸表达,还有那些一味鼓吹情怀、夸大事实的人物写作,这些内容在前几年赚足了自媒体流量的红利之后很不幸地成为了吸引流量的手段,变成了一种被市场追捧的写作方式。


人人都是乐评人之后,乐评人的招牌也就砸了。他们变成了一个失语甚至可笑的群体,仿佛既无法输出什么有用的观点,又每天指手画脚说着一堆废话想要指导你怎么欣赏音乐,同时你还会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在恰饭。


于是一种所谓“多听歌,少bb”的论调产生了,消灭乐评人似乎就像消灭那些夏天夜晚在你耳边吵闹的蚊子一样合理。


那是不是真的就像一些人说的,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乐评人了呢?


我的答案是需要,而且很必要。


假如因为不喜欢看软文就要求喜欢音乐的人都闭嘴少说话、不讨论,更不要写评论,那这无异于因噎废食,手痛就砍掉手,头痛就砍掉头。


我一直非常反感诸如“喜欢音乐就要自己玩音乐,不会玩就少bb”、“别管那么多,冲就完了”这类言论,当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音乐大v在自己的账号发出这样的观点和倡议时,其声音的本质是:你们不要想那么多,听“我”说就行了。


这里的“我”不见得是某个博主本人,它强调的其实是话语背后的权力主体。可能是背后的资本、流量、权力结构等等,这意味着这种力量在向我们鼓吹:


放弃思考、放弃自我,放弃你那些说了也不见得对的观点,你不懂,就听“我们”的。我说这首歌好听,你听就对了,我说这个乐队、音乐节好,你们去就对了。而这种简单粗暴的消费逻辑,不正是资本和流量最乐享其成的吗?

 


好乐评需要脑子的支持



在信息量空前庞大的时代,获得了信息并不代表具备了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我们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音乐批评去推动作品的发展更替,更需要它们去不断提高听众和整个音乐市场的审美认知。


也许可以把今天的乐评这种尴尬的失语状态理解为:一种古老的评论方式尚还在新媒体形式中寻找自己的新土壤。


今天的乐评需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缺少音乐理论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当下日益错综复杂的音乐世界建立起新的理论框架和审美机制、输出新鲜的观点。不能拿着一些老生常谈的理论知识和陈旧的评论框架吃老本、炒冷饭。


优秀的理论输出和音乐创作一样,是为了创造新世界的,不是凭着自己的江湖地位,拿一堆烂酒瓶把新声装进去。


当然,探索出更多能够被时代所接受的新形式,也是今天乐评和乐评人们想要活下去亟需完成的事情。这个探索的过程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今天我们面临的这种失语状态就是其中之一。


但无论是作为音乐的从业者还是爱好者,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动脑积极思考,去倾听和鼓励那些优秀的声音,反对和抵抗无良的媒体报道,用我们每个人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力量去推动当下乐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由于心怀悲哀就一棍子打死所有乐评人。


一般来讲,那些闲着没事就和你说:“不用管那么多,XXX就完了”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THE  END】 研究员:苏试试

延伸阅读:

乐队的夏天有啥好看的?


醒醒吧,乐队不是这样玩的



2020年了, 你还相信音乐能拯救世界?



摇滚现场鄙视链,金属礼怎么就看不上我爱你了???





我们不能停止浪漫

相关文章

  • 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乐评人了,不是蠢就是坏

    最近有的音乐博主发了一些诸如:现在乐评人已经没有价值了,爱音乐就去学音乐、做音乐、玩音乐、少bb……这样的微博。 ...

  • 不会种田的农村人

    有人说,看这个情况,又要上山下乡了。这样说,不是蠢就是坏,蠢呢,就是没见识,因为这不符合社会规律,精英们不会容忍这...

  • 不是蠢就是坏

    你被一个人骗了,有意无意不重要,你被骗了,那个骗你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为什么这么讲?不经意的讲错话,骗到人不是无辜...

  • 蠢与坏

    今天这文,算是打哑谜吧,看看会不会被锁。 我们在网络上总能看到一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蠢和坏,不是我的说法,而是网...

  • “坏”就是“蠢”

    1.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国电视剧,其中有一句台词我印象很深。 美国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我们打击恐怖分子,胜券在握。为啥...

  • 劝人不婚不育,不是蠢就是坏

    最近,#女生该不该结婚#上了热搜 引发了微博网友大规模讨论,五花八门,各种意见。 引发自己的一点思考,希望可以分享...

  • 说读书无用之人,不是蠢就是坏。

    文/清昔雪 图/网络 弟弟今年参加高考,7月8号考完。 身边的一些人在讨论如何报考志愿的同时...

  • 二百六十八、坏人是蠢人,蠢人也是坏人

    愚蠢不是智商低,是坏里透出来的笨才是愚蠢,且还自以为聪明。 又蠢又坏的人,一类是表面坏,内里蠢。 人都...

  • 说说固执

    如果说非蠢即坏的人是让人讨厌,又蠢又坏的人则是最要提防的。 我最怕的性格就是固执。爱钻牛角尖的人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

  • 不是蠢,是坏

    吃完饭到楼下散步时碰到了揽送我们单位邮件的李大哥,照例聊了几句闲话,随后的话题他居然就大谈起国际时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乐评人了,不是蠢就是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ml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