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读过了这一章,我感觉自己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以后来到了学校,也是五一假期之后的返校。可是我发现自己准备了的心情和打算是一回事,而真正到了学校,看到了孩子,他们做的事情,所有的表现又成为了另外一件事情了。我的情绪的开关又自动地打开了。我又成为了那个想要控制学生的人了。我又开始发号施令 ……
如果我是那个被发号施令的学生,我会喜欢面前的这个老师吗?毫无疑问,我不会。
早自习,告知学生来了先交作业,交完作业以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背诵道德与法治或者科学,感觉自己布置得很清晰了,大多数学生也都在这么做,可是坐在门口最后的两个男同学,分别在前后排,一直在说话,我一直看着他们,他们看似不说了,但是时不时地会用眼睛再看我,看我是不是在看他们。
看他们的时候,我会反思自己到底是用什么样的眼神在看他们。因为曾经有一次带着我大侄子回家路上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害怕我,一个眼神就够了。我就回忆自己看孩子的时候,眼睛里的杀气……这股杀气从哪里来?我想是从我的母亲这里来的……记得小时候很多次被我妈训斥,就是带着这样的眼神。而这种眼神也慢慢地成为了我。我也成为了我讨厌的样子。
我尽量用不带杀气的眼神看着他们(也只是尽量,是否有还需要孩子感觉才行)。
直到我觉得时间够长,我才接着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可是偶然一抬头,又看到了他们在说话,只依靠老师管理、提醒的孩子,真的够吗?可是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呢?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只是年龄段的问题吗?也不只是,毕竟同样年龄段,有的孩子可以做到。
再回到主题上,我们如何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自己喜欢他,最起码要有老师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和对犯错的包容。而这是很难的。尤其是遇到孩子们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
这需要我们有理论知识的支持,从内心深处改变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需要我们有一些方法的获得,比如于老师就说: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但是,如果像教育家托德.威特克说得,“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比如自己的微笑,比如自己的手来表达(用手摸摸学生的小脑袋;用手轻拍一下学生的肩等);比如用掌声表示赞赏和肯定;比如语言的表扬。
将自己的心真正地和学生融入在一起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爱。将平时生活中的除了学习的内容也要融入其中,在学习之外还有另外的味道,加入这些真实的生活,这样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的才更有味。
返校第一天,一边经历,一边反思自己。坚持下去,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进步。让自己少些杀气,多些温暖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