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十数日下笔成文。
我本以为成功错过了所有泪点,最后还是败在了一束微弱的手电筒光上。
年迈的马皓文持着那个只能发出微弱灯光手电筒,站在很多年前,小马飞为开飞船回家的马皓文照亮的位置,给他的孩子照亮回家的路。
我以为影片的感动在于马皓文对马飞的理解,但事实上,最感动我的是马皓文意外入狱七年,出狱后,马飞质问他为什么不去找他。马皓文入狱的时候马飞还只是个幼儿园的孩子,但这个看起来不懂事不记事的孩子,从没有一天停止对父亲的思念。我也突然明白,血浓于水,与时间无关。
如果说《银河补习班》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父子情深的故事,那就显得太浅薄了些。
不可否认马皓文是个好家长,可在我看来,他有些过于理想化,不大像中国家长。
马皓文会冒着马飞上课迟到的风险,在送马飞上学的路上停下十分钟让孩子感受自然;会考试前夕给马飞请半个月假,带他穿越半个中国去看航天展,还在沿途走走停停让马飞去感受课本上感受不到的世界;会为了给马飞买上一台昂贵的电脑,而去卖血,尽管那台电脑仅供娱乐;会丢尽孩子书包里辅导资料,告诉他读好课本,好好休息就好了……作为父亲,马皓文实在是太好了,他小心翼翼的保护着马飞的尊严、保护着马飞的梦想,努力的给予孩子全世界最完满的童年。他给学习倒数的孩子找到了最好的补习班,用爱搭建起的银河补习班。
在我看来,作为马飞母亲的馨予更像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缩影。她满满的无私中也透露着些许自私。她爱她的孩子,同时她也在用她的思想去约束压制着她的孩子。她把那句:辛辛苦苦都为了你放在嘴边,仿佛她孩子的一切不尽如人意当成不孝是对她的辜负。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有所作为,她也相信学校老师说的:这孩子缺根线,不是个学习的料。她爱她的孩子,因为她愿意为她的孩子下跪求人,可她并不知道怎么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爱她,但她不知道信任她的孩子,保护孩子的尊严有多重要。有时候觉得馨予和学校里那个势力的闫主任一样,用试卷上简单的数字去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以一种低能的方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好学生就要被高高挂起,坏学生就理应受尽屈辱,被踩在脚底。可能这并不合理,但它却是常态。
马皓文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但事实上,更多的孩子,十余载寒窗苦读,为的只是到达人生中的某一过程。我们的箭一直在弦上,但我们从没有瞄准最终目的。我们曾培养出数以万计的高材生,但很多的高材生只停留在高校、名校毕业生上。因为现有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或者是学校教育,更多时候告诉我们的是要考入好大学,跨过高门槛,拥有一块最好的人生跳板。然后呢?很少有人去告诉孩子要用那块跳板跳到哪里,我们以为等我们迈入好大学就约等于有了好的人生。殊不知,大学之后还会有无数个可能,可能让你平步青云走上人生顶峰,也可能让你一落千丈粉身碎骨。从前有人小心翼翼陪你走到那个被误当成目的的“过程”,而接下来的,通向最终点的路只能你自己走了,因为你是成年人,你应该有足够的经验去经营你接下来的人生,可事实上你人生最初的18年乃至20年,你只是学着考清华北大,学着去迈过那道门槛。我不能肆意的评价当下我们所应用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但我知道,在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模式的时候,当下存在的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它一定是最符合大背景要求的。
也许,《银河补习班》不只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家长形象,它也为我们讲诉了一个理想化的故事。
——一个关于新旧教育理念对抗的故事。
戏剧需要矛盾冲突来满足观众的观影体验,理想化的故事一定需要现实的存在做衬托。理想是教育为梦想做铺垫,现实是更多情况下把分数和升学率当成教育的中心。影片中的闫主任可能就是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恶魔,大多数家长心里的救世菩萨。在闫主任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有过无数优越业绩,也培养出令人称傲的“高材生”,他以培养出状元为荣,他也把为校争光当成一个学生的荣誉。他不允许像马飞这样的劣等生存在于学校,因为在他的眼里,像马飞这样“缺根弦”的学生,不仅不会让学校荣光,反而会让学校蒙羞。的确,按照传统的评判标准,闫主任应该是那种家长们挤破脑袋要选择的好教师,但我们用一种更为理性的眼光去看,闫主任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教育变得畸形,变得失去意义,日益变成吞噬人性的恶魔。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闫主任办公室墙上那张遗失的画像,还有校门口的那个疯子——那个曾经让众人引以为傲优等生,离开了充满“压抑”的高中,变成了一个经不起失败,受不了打击的废人,这样鲜活的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是否还觉得闫主任是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没错,也许这个社会给教师戴了太多莫须有的高帽,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他们的的确确都是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诉求,人们也确实不应该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普通人。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份职业的无私与高尚,因为这些从业者用他们的默默无闻成就了太多的伟大。如果成为一个老师,只是为了满足成就自己丰功伟绩的自私,我也不得不说,这是对这份职业的玷污。我相信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教师会被感谢会被铭记,会得到他想要的一切,而为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去教育的,我觉得会失去更多,也不配得到尊重。当闫主任要求马飞放弃当飞行员,参加高考为校争光的时候,我觉得,他只配得到憎恶。闫主任不是在搞教育,而是踩着别人的梦想完成自己的丰功伟业。
马飞终于做到了“像爸爸一样,永远不认输。”可他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让自己的父亲放弃他一生最重要的事情。那座大桥是马皓文一生的污点,一生的放不下。马皓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儿子身边,想告诉他的马飞,那座大桥不是爸爸的错,他不是这座城市的罪人,他没有贪污。但他的孩子,只是告诉他“还是算了吧”。马飞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对他的父亲意味着什么,可是他还是觉得他的父亲应该为他放弃,那一刻,马皓文觉得自己彻彻底底失败了。他教会了自己的孩子如何拥有XYZ,可他的孩子没有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儿子,一个合格的人。小时候的马飞还明白,成年人也需要被照顾,可长大马飞最终成为了自私的人。我想有一瞬间马皓文一定失望透顶,因为他引以为傲的儿子,没有学好最关键的一课。
“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
我想,马皓文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马飞终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尽管不是尽善尽美,至少不会人云亦云,虚度人生。
《银河补习班》:在ABCD的选项人生中拥有XY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