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如何设计?
此问题一直困扰我,其实是有所选择,只是在衡量和犹豫。背后是对课程模型、教学问题的思考。
有的选择以寒假作业为切入点,有的以下学期介绍展开。地理学科呢?考虑具体情况,八年级还有一学期初中地理课程就要结束,七年级一学期过去了,对整个地理课程框架还不是很熟悉。最后选择从整体的课程框架入手,结合七八年级情况各自展开。(八年级学生对初中地理框架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七年级则希望将大家更好卷进课程框架体系中来。)
地理课程的特殊性
文综课程中地理学科算是较为特殊的学科,
1、既作为独立学科,又是其它两个学科的工具学科(当然各学科之间都互有交叉,文综课程都要从宇宙大爆炸讲起)
2、地理兼具文理科特点,既有理科的逻辑推理,又有文科的归纳总结。既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又有区域地理。(教学处理中看你想把学生带向的方向和高度是什么?)
一、背景和时代
文综学习需要大量背景输入,地理学科从现象入手、探究,自然现象背后有清晰的逻辑线(从自然角度分析胡焕庸线),人文现象有其时代性(从独生子女和二胎政策;经济影响下的人口迁移;产业向某地的转移等)
这些现象背后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支撑。
开学第一课主要是梳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逻辑关系,引出区域地理(七下世界地理)
二、建构模型+清单
从现象入手去梳理自然、人文,也就是建立地理模型过程。七上已经学过部分原理规律,建构了一些观念,拥有了一定工具,七下区域地理是具体应用。
模型就是的点、线、面、体的快速建构过程,需要清单的补充,清单可以将具体点清晰化,在线中找准点的位置,模型是清单依附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
模型是框架主体,起引领作用;清单是基础,必须各归其位,切不可本末倒置。
考虑到文综学习的特殊性,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遵循模型+清单的模式
三、研究性学习和审辨式思维
在地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研究性学习和审辨式思维。研究性学习和审辨式思维,是学习的更加深入的阶段,是具有一定模型、工具、思维认知基础上的学习。
四、高效学习
学生在某一学科具备了高效学习的能力后,才有更多精力去学习其它学科,学习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学生具有了平衡应对各学科的能力,才能广泛阅读和深入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才有审辨式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
五、广泛阅读、反思
广泛阅读既是目的又是过程,是反思、综合的必经阶段。阅读也是成长的方式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