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前天,我随手拿起儿子书架上的《一袭青衫》,塞到我的包里,准备无事时翻看。看书先看目录,这是我一惯的习惯,这次也不例外。“大学之魂”这一篇章成为我的首选内容。
蔡元培先生,北京大学的先驱之一。他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学生进入大学不应仍抱刻苦时代的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应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必须抱定为求学而来之正大宗旨,才能步入正轨。至此,中国沉寂的教育、思想、文化史上平地响起一声惊雷,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即将应运而生。
梅贻琦先生,永远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主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正是奉行这样的思想,才创造出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校史的“黄金时代”。
张伯苓先生,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创办南开大学。中国从不缺乏有理想之人,但是有理想又能将其真正实现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在中国教育史上,几乎是凭一人之力能够在短短20年内先后兴办南开中学、小学、大学、女中、重庆南中、南开经研所、化研所,以至参与办西南联大,数十年如一日的,恐怕就只有张伯苓先生一人了。张先生说:所谓的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还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还要能走在新时代的前列。
我想,这便是信仰的力量。这信仰便是对中国文化的重新构架,担任起对中国文化的复兴重任。他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用他们对文化的信仰撑起了整个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对教育充满了新的认知。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如今的教育,蓬勃而丰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每天站立三尺讲台,虽没有一袭青衫,却也是粉笔在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支撑我的信仰又是什么?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今晚,我很想知道,我的信仰。就在此刻,我的脑子突然冒出一句话“为人垂一范,为学报国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