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明媚的阳光里,又一次在导师李桂荣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五名省级名师培育对象参与河南省教育书院的线上学习活动。活动中,虽说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讲述,但从他们的言语间、从他们的故事里,从他们的智慧中,我更加懂得了:教育,需要真重视、真探索、真坚持。
第一位授课专家——司德平,他的名字我记忆深刻,他曾经是我初中时代的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在我们叶县教育界更是人尽皆知,是无数叶县人的骄傲。在38年的教学历程中,司老师始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在我的记忆中,他谦卑、低调,上课从来不带课本,但讲起物理来却又是那么的深入浅出、娓娓动听。
我们要成为像他这样的老师,必须改变以教材为本的课程观,树立“教材是中介”“教材是话题”,“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课程观,在实践中努力锻炼自己设计教学的能力、组织实施与评价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反思与发展的能力。司老师还指出当下老师不能实现成长上的突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拥有反思的能力,职业倦怠时有滋生。我想,司老师的这些话不仅给我,也给屏幕前的众多老师敲响了警钟,更指明了成长的道路与方向。
第二位授课专家是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的侯清珺老师,她带来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劳动教育实践》的专题讲座。
文化路第一小学针对劳动教育学生意识不强,教师方法不足、参与劳动频率不够的现象,着力全力构建了“乐享”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他们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学校因地制宜创建了劳动课堂教学的范式:情境创设,强调真实性、情境性与开放性;项目体验,主要利用微视频以及现场体验方式开展;淬炼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强化学生技能的形成;分享交流,围绕劳动过程的体验、成果的评价等进行分享,体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劳动故事,劳动小妙招、劳动日记等进行分享;拓展创新,以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注重劳动的实践性;榜样激励,围绕劳动精神为追求,激励学生争当榜样,参与劳动的热情。这一劳动课堂教学范式,极具操作性、可移植性。
还有她们别开生面的劳动运动会给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捡豆子、剥花生、剥蒜瓣、接力送花生、抬起20斤大米往前冲、快乐生活大比拼等,真的是丰富多彩,让劳动文化点亮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人生漫长而短暂,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非易事,相信两位专家也是走过了自己极其不平常的一段段道路。但也让我们愈发坚信:真重视,就能有发展;真探索,就能有突破;真坚持,就能有成效。我想,不论是学校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应该是一样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