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总是心慌,做过心电图,但医生都说正常,您说吃点什么药好?”
心血管医生在临床或网上总能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有人来看病,说自己心慌,可是一做心电图正常!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可是心电图才能记录不到10次,10次相对于10万次,当然不能反应真实的心慌原因了。
即便是真正的心跳有问题,也很难通过几秒钟的心电图抓住证据;除非在做心电图的同时正好您发作了心慌,但这种可能非常小;所以,结果就是,自己感觉心慌,可是心电图正常。
作为患者,你是否遇到就诊时,医生总让你做心电图?你会说:我就是个牙疼,我就是个感冒,我就是个嗓子疼,我就是个肚子疼,我就是个呕吐,我就是个头晕、头痛,我就是个......为什么让我做心电图?预防大于治疗,许多重大疾病的年轻化足以引起我们所有人对疾病预防的重视,而智能硬件在洞察人们身体变化、规避隐患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精神、睡眠以及觉醒周期、皮肤等出现变化,时钟出现错误,这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某种隐患。但这些变化有的是细微的,很难引起人们注意;有的是非常明显,人们通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选择去医院接受检查,但那个时候很有可能已经为时已晚。而智能硬件的出现,其实有望弥补人们的这部分感官上的“无视”。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紧跟着也迎来了行业大爆发,出现了迅速发展的热潮。患者不用再赶到医院辛苦排队,也不用再带着病例材料到处跑,医生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查看,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远程监测病人的健康情况,大大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便利。而在这样的智慧医疗场景中,致力于为心脏病患者服务,扮演为心脏病人提供院外监测的智能设备,则是打破传统心电图机认知的jsk智能手环。
实时监测,提高就诊率
据介绍,JSK智能手环采用 TI1291第四代专业医疗芯片制作,通过手机APP向用户提供“能看得懂”的心电数据、健康提醒,更能通过云端大数据运算,大大提高对突发性心脏病提前预警的准确性。业内资深人士认为,JSK智能手环为整合更多优质的用户服务资源,心康智能手环的数据平台和APP可以完全开放给相关机构或平台,甚至能为第三方定制APP和服务系统。让更多的机构利用JSK智能手环的技术、智能产品为广大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心电手环如何监测健康?
据介绍,jsk智能手环和我们平时测心电图用到的仪器并不一样,它是如何记录心电图的呢?在医院中使用到的心电图是标准 12 导联心电图 ,而jsk智能手环绘制心电图时使用到的则可能是模拟导联 。使用标准 12 导联时,需要给被检查者的四肢夹上夹子,以四肢电位的平均值做为衡量心电图的基准,还要在胸壁贴上导联以测量。用jsk智能手环测量心电图时,只需将jsk智能手环戴在手上,再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到佩戴手环的手术,就可以测得心电图。
冠心病医疗专家分析指出,心电图是确诊房颤所需的必要辅助检查。由于房颤有多种类型,当病人有阵发性房颤(房颤的一种类型:房颤持续时间≤7 天,能自行终止)时, 普通的心电图不易捕捉到此类房颤的异常心率变化,这时往往需要依靠动态心电图来确诊。测量动态心电图的时候,被检查者需要佩戴监测仪长达 24 小时甚至更久。监测过程中,要求被检查者记录下是否出现了不适和不适的起止时间。随后,医生将监测仪记录下的数据输入电脑,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与常规的光感监测不同,jsk智能手环内置用作心电图监测的干性电极(ECG),一按实时监测心率,大幅提升了心率测量的速度和准确性。jsk智能手环将心电图由医院带到手上。只需通过轻按,即可开始捕捉心电信号,为了让一般人读懂心电图,jsk智能手环app提供AI辅诊报告, 通过实时的回馈,监测呼吸有没有适当地驱动心跳节律的一些变化,让都市人更易掌握有成效的呼吸训练。这个跟中医的吐纳或者西医的调息Meditation,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jsk智能手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的心电设备,打破现有心电设备的产能困局,通过云技术平台,把这样的能力辐射到心电设备和心电服务场景,为更多心脑血管患者提供服务。
jsk智能手环实现了心电图检查的新模式,不仅仅从医院搬到了家庭,而且患者自己也能够自行检测,随时捕捉心脏不适,这样在就诊的时候把心电图信息回放给医生参考,对于疾病的诊疗有着极大的应用意义。jsk智能手环数据可记录、可回放,能捕捉异常时刻:具备数据记录、数据回放双重功能,用户利用 jsk智能手环测量血压时,带上手就可以直接测量心电图,让用户定期查看自己的心电图,随时了解身体变化。
jsk智能手环的价值就在于提早发现,提醒主人及时就医,把心血管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