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班路上,Stephanie忽然在微信上发来一个笑脸。我回了一句“想我了?”
她说:“怕你错手把我删了。”
我笑了,没想到远在美国的她,都听说了微信内测的新功能,“不常联系的朋友”可以一键删除。
想想,我和Stephanie真的很久没联系了,上次联系还是去年圣诞节假期,她回国,我们见了一面。按照微信“半年无单聊”的标准,我们已经属于彼此不常联系的朋友了。
Stephanie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大家都说,我们俩的组合很奇怪,她活泼开朗,我安静内向。但我们俩就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毕业之后,她去了美国,我留在北京。
渐渐地,两个人越来越忙,我们的交往变成偶尔能刷到对方的朋友圈。后来,她习惯了FB、Twitter,连朋友圈也不发了。
我的微信里收到她的消息只有一种情况,她回北京了。
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微信真的有这样一个分组功能,Stephanie的微信很可能被我失手删除。
小时候,朋友之间总喜欢腻在一起,上个厕所都要叫对方一起。长大之后,分隔两地、工作繁忙、生活琐碎,不常联络反倒成了一种常态。
可是,不联络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我们之间不需要。
因为,有一种朋友,不需要开场白,不需要结束语,没有寒暄,不必废话,但无论多久不联系,也忘不了。你就是不会跟她闲聊家常,不会经常问候,但无论你换了多少新手机,清理了多少次微信,她的名字总是安安静静地躺在你的通讯录里。
有些感情,无法在时间的维度里被衡量。
“不常联系的朋友”里有多少你舍不得删掉的人?(2)
我家楼下有个经营了几十年的副食店,爸爸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提起一个老朋友,说两个人当年就蹲在门口吃馒头。
我叫他滔叔,是我爸刚上班时的一个同事。听他说,那时候两个人家里负担都很重,掰着手指头计算家里的口粮。有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只好骗家人加班,不回家吃饭。其实,只是悄悄躲起来,买个馒头,一人一半。
后来,滔叔去新疆支边,后来在那儿结婚生子,安家置业。日子过得挺不错。我们家经常都能收到新疆土特产。每年过节,我爸也托人带几只北京烤鸭给他。
我几乎没见过他们联系。
我经常问我爸,现在都有微信了,联系这么方便,为什么还总是失联状态。
我爸笑着说:“哪儿那么多可聊的啊。看他的朋友圈,过得挺好的。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兄弟之情,不张扬、不打扰,默默惦念,各自安好。
(3)
据说,微信把“不常联系的朋友”分为三类:
1、半年内无单聊
2、无共同小群
3、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
任何一个分组里的朋友,你都可以一次性删除。
听起来很合理,但细思极恐。它好像在说,在日益繁杂的微信社交里,好像只有热气腾腾的交往才可以称作友谊。
周国平曾经说过,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网络社交再合适不过。浮于表面的交往,点赞之交的人设,微信在督促我们交流的时候,却忘了,真正重要的好朋友,恰恰是那些不会经常出现的人。
你不会问她,最近怎么样,却会在忽然路过某个地方的时候,怀念过去。你也不会问她,有没有结婚,在哪里上班,却会在她最需要的时候,走到她身边。
我在想,如果真的按照联系频率来分级,我的微信好友里会剩下谁呢?
不想说话又得罪不起的老板和客户,经常让我给他朋友圈点赞的陌生网友,不时发来一条广告的微商。
有些人像打卡一样,每天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但你依旧觉得陌生。还有些人,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你就觉得温暖而亲密,因为情感连接才是一段关系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从你心里离开,并不是因为不联系,而是因为不重要了。
(4)
经常有人问,好朋友是怎么渐行渐远的。有人说是彼此都太忙了,有人说是优先级下降了,也有人说是缺少了共同经历,所以无话可说。
Stephanie也问过我,后来我们为什么就不联系了。
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圈子越来越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坐在草坪上一起畅谈人生,如今,我变成了穿梭在CBD的上班狗,她却成了持家的主妇。我吐槽的是职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她感叹的是当妈的各种不容易。
我们的共同话题确实少了很多,也渐渐变成了彼此生活里“多余的人”,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俩都明白,无论何时再见面,即便坐着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友情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看上去那么远,骨子里这么近。
网络社交里的聒噪,恰恰映衬着悄无声息的美好,当微信再一次试图用功能来主导人心的时候,我想必然会遭受挫败。
人有很多不常联系的理由,未必都和遗忘有关,有些沉默是心有灵犀的默契,有些是太过在意的胆怯。但无论怎样,不联系,都不代表已经忘记。
想让关系更紧密,微信这一次恐怕又要失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