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穴书论
说是在抨击现实,不过是倒了势利的中产阶级苦水

说是在抨击现实,不过是倒了势利的中产阶级苦水

作者: 文穴LCAVE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8:15 被阅读1次

    故事梗概

    小说故事简单,讲述的是杨天乐和钱潇这一对年轻情侣决定在北京买房却接连受到挫折最后计划破灭的故事。

    小说开头便是这对情侣遭遇的住房困境,因为受到房东夫妇离婚吵架的影响,两人被告知不得不立即搬离。然而在第四次租房的时,由于受够了不断被迫搬家、私生活不断被房东侵犯的生活现状,两人最终决定买房。可是北京的买房限令以及“日新月异”的房价打得工薪阶层的小夫妻措手不及,由于女方钱潇家里已经贷款购过一套房,两人购房便不能再动用公积金,只能走商贷,但是随着政策变化,两人购房的首付越来越高,两人不得不走上了假离婚真购房的路子。

    然而,就在两人已经办好了离婚找好了房源的时候,政策一下子又改变了,两人离婚购房的计划泡了汤,杨乐天气得的昏倒过去,这部描摹和讽刺国内楼市环境和北漂一族的小说也就此戛然而止。


    短评

    小说让我想起了阎真的《活着之上》,毕竟这类作品对于现实批评得很是直接,但是实话说,直接是直接,只是不够深刻。

    小说展现的其实是北漂青年被房价和限购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一面,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国内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表现。作者作为一个影评人能写出这类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小说纯属不易,但是整个故事难免流于表面,很大程度只是一部戏剧化的荒诞剧,包括对钱理群先生等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坐享分配)的既得利益者的讽刺,以及对于现实处境的自嘲可以说是亮点,也是败笔。

    还有学者痛心疾首地说:“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语气里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俯视。钱潇不明白,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到底碍着谁了?是碍着你拿项目、压榨研究生、赚经费呢,还是碍着你分房子?那帮教授基本上没进入过真实的生活。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得苦难的人,后辈再也没有资格谈及苦难,都必须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可问题是这帮上了年纪的专家、学者、教授一直享受着各种既得利益。房子是分的,工资是稳定的,自己还讲学、出书、上电视,拿着旱涝保守的事业单位待遇,一边享受着市场经济的好处,然后,坐在上百米的学区房里撰写文章声讨年轻人“精致的利己”?这是什么逻辑?

    (此处心疼钱老师一分钟)

    小说在这里辛辣地讥讽,其实到有种为疲于奔命的中产说话的意味。

    抛开钱教授看到这句话的心态会是什么样子,其实小说也展现出来了作者所代言的迁居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对于上层阶级的嫉妒和羡慕,由此小说演绎的这出闹剧其实并不是非常具有深度,有的只不过是对游戏规则制定者的埋怨和对上层利益既得者的愤恨,饱含着一种国内由来已久的仇富心理又夹杂着对自身群体以及更下层的人民的怜悯和同情。但是却未能触及到城乡问题以及社会物化这个最根本的点。

    小说中人们所说的“排斥故乡”,其实莫不是当年周立波说喝咖啡比啃大蒜高级的意味,本质上展现的是中产阶级本身的势利,这批人虽然有着不错的学识、不低的工资、坚守的道德观,但是却往往又是极为势利的群体,这类群体对下层人一边充满同情一边又刻板地鄙夷,小说中写杨乐天看到小卖部的人买房,不禁诧异,看到搬家工人搬家辛苦准备请他们吃饭没想到对方张口要提价而充满鄙视;而对上层比如离婚买别墅的伊静,享受上层资源的专家教授,他们又是本能性地嫉妒和羡慕。小说从根本上没有跳脱出这种阶层的思维,所以遗憾很多。

    小说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落脚点其实也很小,很多现实性的事物都可以被杂糅进去无限放大,但是小说却立足于这些自愿或者被动“物化”的中产阶级,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为中产阶级大倒苦水,宣泄着中层的欲望和无法进行阶层跨越的苦恼,只能说看着有趣,实则悲哀。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是在抨击现实,不过是倒了势利的中产阶级苦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wc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