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婚姻给人们提供的只是安全感的幻觉,对很多人来说,婚姻是纯粹的亏损。
社会对你说:人无完人,所以降低标准,找到谁就嫁给谁吧;还说,抓紧结婚就等于买了保险,不然以后找不到更好的怎么办。可是,婚姻绝不只是买保险。如果你同意降低标准,那么你就成了“真爱不存在”这一信仰的追随者。而在女人的生命当中,没有什么比这个信仰更阴险,更摧残人的了。
---《30岁前别结婚》
看《爱情保卫战》的时候,一位女士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说她在47岁嫁了人,结了婚之后发现结了婚有了男人的生活远没有她一个人时好。
等了47年,最后并没有嫁给爱情,而是迫于某种压力急匆匆地嫁了,嫁了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一个传统意义上可以嫁了的好男人,只是那人不讲卫生,没有情调,遇事只会躲在她身后。
我一直在思考,她举止优雅,打扮高雅,极像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身材皮肤也保持的很好,并且从她的描述中也可以听出,她经济独立,能力也强,可是为什么到了最后却匆匆挑选了一个赚钱没她多还嫌她花钱买化妆品,不做家务还随处制造垃圾,袜子脏到能够立起来的中年男人。
直到我看了这本书《30岁前别结婚》,忽然很有感悟。
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和朋友聊天,说到女生25岁之前结婚,她们都十分惊讶,因为真的很少有英国女生在25岁之前就选择结婚生子的,25岁还太年轻,年轻到不足以承担家庭的责任,不足以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然而在中国,我们时常接受一种价值观,便是女生过了25岁便走下坡路,28岁便是大龄剩女,在婚姻市场上是要被挑挑拣拣的了。
前不久还有一个教授阿姨劝我抓紧时间谈恋爱生孩子,说女生要在三十岁之前生孩子,不然就生不动了。阿姨是学医的,说的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所有女性都不得不面临生物钟危机,有时候我们内心想等,然而身体却等不了。
有多少女性是因为这悬在自己脑壳上滴滴答答走个不停的闹钟而匆匆忙忙随便找了个人就结了婚生孩子的呀。可是她们被这钟声催着入了围城,这辈子几乎就那样匆匆地被决定,被安置了。
所有的中国女孩子大概都经历过读书的时候不被允许谈恋爱,然而出了校园便立刻被催着结婚的经历吧。老一辈总会不停地告诉你,他们为了你好,所以他们要催婚,他们甚至不惜用巧妙地谎言来给你编织一个完美婚姻的幻想。
比如说,有了婚姻你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比如说结了婚就有人让你依靠,比如多了一个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人是一件多么多么安全的事,即使你不爱那个人也没关系,因为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而结婚不一定是为了爱情,也可以是为了生活,这也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墨守陈规。
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在大学教育之后便被否定了过去的一切,仿佛她们辛辛苦苦接受了高等教育就是为了嫁人生子,然后安分地接受女性因为生理构造的原因就理应接受男性在工作领域优越于女性一般。
我身边有位女性,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北漂,顺利进入了百强公司。可是后来因为失恋,她选择回老家疗伤,在老家刚好遇到了人追求,便以闪婚的形式结了婚生了小孩。可是婚后才发现她的丈夫是个典型的妈宝男,于事业一事无成,家暴,冷漠。这个女性却是不得不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一个有了孩子的女人一生就这样了,在家相夫教子,忍受一个既不爱自己也不珍惜自己的男人,标榜自己一切为了孩子。
除了自身生理压力,还有来自父母的压力。他们依然用着过时的教条告诉你,女人不能没有男人,越早结婚价值越高,他们告诉你男人三十岁不结婚没事,女人三十岁不结婚就是怪物,他们告诉你,那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出轨就是个好男人,他们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了一个多才多艺落落大方的新时代女性,却不给她展翅的机会就束缚着她们去走一条被认定为保险的路。
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他们知道结婚可以不是因为爱,真爱不存在于婚姻,他们抱着这种信念活了一辈子,然后也强迫着你接受了它。
尽管说不定年过中年的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出轨,经历了十几年的分居分床,经历了无数次声嘶力竭的争吵,冷战与绝望,却依然要告诉你,婚姻是美好的,婚姻是女人这辈子的圆满与依靠。
还有社会的压力,这个社会对于大龄(其实并不)单身女性有着异常不友好的态度,很多人会用能不能找到好的男朋友来衡量一个女人的一生。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它们出自你的父母之亲:xxx命真好,找了个富二代男朋友;xxx真的有本事,嫁了个当官的。女人的成就建立于男人的成就之上。
那些过了三十还没嫁,纵使貌美如花,月入过万,独立自主的女性,再怎么厉害可是没有嫁掉,也是人生的失败者。而那些即使没工作,没收入,在家里受着丈夫冷眼与忽视,在她们面前都可以是洋洋自得的,因为她们有男人!
这本书的作者,美国洛杉矶副市长,也是一名38岁才结婚的华人女性告诉你:如果你是一个大龄优质的女性,一定会有人用一种怜悯且优越的态度问你:“你长得也不差,怎么还没嫁掉呢?”这时不妨骄傲地告诉她们,因为你享受现在的生活呀!
婚姻只不过是人生的过渡阶段,人这一生,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独处的,所以单身才是人的正常状态。一旦你意识到了这点就会明白,那些所谓的追求安全感与保险的,注定要走入一场要破灭的幻境。
人人需要安全感,但真正持久的安全感只能来自于你的内心;独立自主是亲密无间的前提。不要知识等着你的好男人出现,别忘了自己是个好女人。婚姻无法使你完整,让你完整的是你自己。爱情无比深奥,但婚姻不是。
永远不要去期望一个男人去给你安全感,也永远不要期望婚姻是你圆满,一个人的完整永远来自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这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个全球跨国公司的女猎头,亦是分享了一些职场上的干货。
她给出了一个概念”同理心“,同理心指理解和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是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是否能够有趣地吸引别人,是否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相较于开放社会,中国人的同理心是输在了起跑线上的。
我曾经很用心地观察过,无论你参加哪个国家的聚会,中国的留学生永远是最内敛,最羞涩最不善言谈,这种不善言谈透露着一种拘谨和巨大的不自信。我记得有一回我邀请了几个台湾学生参加英国人的聚会,整个聚会中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青春,一种是谨慎的,害怕错误与尴尬的,一种是肆无忌惮无拘无束的,有趣的快乐的。
我曾经以为这和性格有关,然而现在才知道,这就是一种同理心能力的缺失吧,在言谈中变得有趣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啊,滔滔不绝地讲话并不难,难得是引人入胜,风趣幽默。如何培养同理心这种能力,书作者道:
付诸行动之前,先去感受和思考:
1.对他人保持由衷的兴趣。
2.保持谦虚。
3.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会研究这个世界
4.谈论别人想谈论的事情
5.全神贯注地聆听。
30岁之后的女人,可以比年轻貌美的女性更多一份成熟的阅历与自信,如果没有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那个Mr right,就不要先急着结婚了吧。一个头脑空空的20岁漂亮女性可能是个贬值股,但一个成熟理性优雅的三十岁女性却是可以保值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