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说的功用

小说的功用

作者: 大鱼_BigFish | 来源:发表于2020-12-30 19:09 被阅读0次

各人读书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消磨时光,有人为寻求智慧,有人为是增加阅历,也有人为装裱门楣。既是开卷有益,那读书的动机就没有高下。

我本粗鄙,故读书之于我,是一场寻仙问道之旅。我之所以读书,是受强烈的求知欲驱使,所以往往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例如想在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减少动荡,便去拜读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看他是如何塑造“价值投资”。想致力于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就去读了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渴望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正因如此,年末回顾书单起来,所读之书虽领域话题各不相同,但都提供了某种特别实际且实用的功能,所以基本可归为"工具书"一类,另一方面,又不免觉得单调乏味。

乏味归乏味,这本也无可厚非,直到近日参加一次沙龙活动,其间听得做文艺批评的史老师的荐书《台北人》及其背后的缘由,再结合假期赋闲时手边正读的《儒林外史》,一下有一种豁然之开朗的顿悟。

每一部经典的文学都是对人性、时代和社会百态的最好素描,使得你我不必躬身入局,便可辽阔人生。

人随年长而变得睿智,多半是因为阅历经验的增长。我们在行人做事时获得的,可以称为“直接经验”,那些从旁人处学来的便是“间接经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们每个人的分工趋于细化,我们生活的圈子也愈发缩小,这使得我们获得“间接经验”的通道十分狭窄。

如果不是借助文学(影视)作品所提供的强烈代入感,我们怎有机会去体验那些超越时空和文化的生活状态。例如通过《儒林外史》所刻画的鲜明典型,好比“范进中举”那一幕,我就仿佛成了撺掇胡屠户打他一嘴巴的老街坊,也真真体会一把人情冷暖,也看透这“吃人”的礼教。

情感和想象,是联结世间众人最有力的纽带。

少不更事时以为是肌肉力量决定群体秩序,所谓“胜者为王”,后来又认为是智慧和谋略,到如今才发觉,真正将集体凝聚在一起的是其实是故事里的“情感”和“想象”。在这一点上,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做了最好的注解。他认为“讨论虚构的事物”使得人类可以构建共同想象的现实,即共同的信念,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团结合作,例如货币、国家和宗教的基础都源于故事和信念。

实际上,在有真正能印刷成册的故事之前,早在上古时代就开始有了神话传说,而文学,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虚构故事,他与我们发生深深的共鸣,让我们深刻地联系在一起。

主观和虚构,也是美的一部分。

我自觉深受理工思维的训练和影响,使得言欲求精确、客观,习惯陈述事实,不讲情绪,所以不知不觉潜意识里轻视“杜撰无用而不可重复”的东西。这是小说类虚构文学的软肋,你永远无法从《红楼梦》或《战争与和平》中提取出任何实操指南或者方法论,像从那些“有用”之书一样。须知文学的美绝不限于故事情节,而蕴藏于作者构建的微妙情景,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趣。

这种主观和虚构得来的人文之美,与客观和真实的美,不可分割,相得益彰。如若一叶障目,可以试着回答朱光潜先生这一问: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


所以,虽百无一用是书生,读无一用是文学,可庄子也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阅读文学作品,不一定让我们领会“无用之大用”,但终究不失为一个理想。

相关文章

  • 小说的功用

    各人读书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消磨时光,有人为寻求智慧,有人为是增加阅历,也有人为装裱门楣。既是开卷有益,那读书的...

  • 《红楼梦》的诗词水准如何,与唐诗宋词有没有可比性?

    作为一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诗词不可谓不多。作为一部小说,《红楼梦》中的诗词主要的功用还是推动小说情节的走向,...

  • 读书的功用

    读书也许不能直接让你成功,但读书多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方式也会变化,追求的高度会提升,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追求的高...

  • 头发的功用

    《头发》这篇小说很久之前就想看了,但是写在备忘录里面几个月都没有开始,这次从北京回来的路上无事可做,所以收到了这篇...

  • 读书的功用

    世间的书按用途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用的书,一种是无用的书。所谓有用的书就是指为了获取一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读...

  • 信仰的功用

    信仰是个好东西,能让人自发的去做一些事情。为了信仰有人可以赴汤蹈火,抛家舍业,甚至于牺牲。从这个层面讲,它又是可怕...

  • 蒲公英的功用

    昨天去阿子营摘野杨梅,看到好些个美女都在扯野蒲公英,稍问了一下,各种用法,扯来吃的(煎鸡蛋),上火煮水喝的,还有治...

  • 杏鲍菇的功用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具有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

  • 门的功用

    曾经在“1966-1976”的十年间,有个叫葛存壮的演过一部叫做《决裂》的电影,其中有讲到“马尾巴的功能”。在这世...

  • 读书的功用

    1943年,印度大饥荒,150万人饿死,但死的全是低种姓的人,婆罗门都活了下来。 饥荒不是因为粮食总量不够,而是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的功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zh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