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的重要措施。全国各大省市都在不断地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适宜路径。据2017年度公开报道数据表明,北京从2009年就开始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课程,北京市有近9万名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
近日,太阳树儿童调理之家创始人温暖老师受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之邀,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又有趣的推拿健康课堂:我知道咳嗽了该怎么办。这是继“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后,太阳树第二次走进北京知名小学,专为小学生们准备的特别教学。此前,太阳树曾为北京市多家幼儿园、知名育儿机构举办了200多场推拿公益分享,开设了多种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启蒙教育课程,学员有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3岁的孩童,收到了许多好评和肯定。
据了解,人大附中2016年在学校便开设了中医保健养生手法选修课,将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到了中小学校园。目前,人大附中已与全国18个中小学校成立了全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学校联盟,成员单位间将依靠联盟这一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各自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的经验,进而帮助更多学校深入、扎实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图为:温暖老师正在给孩子们分享
“中医里讲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这对于平均年龄不到8岁的小学生来讲,如何讲明白这个知识点,并能让孩子有兴趣听,看上去还是有点难度的。温暖老师通过自创的人体脏腑漫画图、形象的比喻、生动又有趣的故事场景描述……让孩子们明白了原来五脏六腑“生病了”都可以让人咳嗽,并通过卡通人物类比的方式,让孩子们很快理解并记住了: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经典穴位。
▲图为:温暖老师的部分教材图片
在讲到五脏六腑时,温暖老师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特别的分享,比如:哪些脏腑生病了会让孩子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出现积食、嗓子哑、睡不着时,推哪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家长们都大赞:这样的健康讲堂既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又丰富、实用。
为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温暖老师和团队的推拿师老师们手把手教会大家这些穴位。在孩子们身上示范如何找穴位、用什么样的推拿姿势和手法会让推拿效果更好,孩子们很快就都记住了,还特别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给邻桌的同学推,给推拿师推。
”以前觉得孩子太小,懂得不多,但没想到这么小的人记住的穴位比我还多,还清楚!就连推拿手法,他都比我推得舒服,有模有样的!“在课堂现场,大家就亲眼看到了孩子们带来的这些惊喜:孩子们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远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好。
以后,同学之间谁嗓子疼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揉揉小横纹;同学之间闹不愉快的时候,可以互相捻捻手背。这种新的交流方式,更能促进孩子们的友谊。
“尊师重道”一直都是中医文化和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课上,温暖老师还特别设计了孩子们回馈老师的互动环节,他们请老师坐好,按照任务卡的穴位内容给老师推拿,以表达对老师教导的感恩。
而令家长们最为惊喜的是:孩子们还带着温暖老师布置的“特殊作业”回家了。为了“检验作业答案”,温暖老师给家长们发了推拿教材和推拿教学视频。
这其实也是孩子们带回来的一份独属于妈妈们的幸福礼物:让妈妈变得更开心的穴位。妈妈辅导作业发脾气时,自己做得不对让妈妈生气时,就可以给妈妈推一推。这也是太阳树一直在推崇的亲子推拿教育,它不仅可以调理身体,还可以通过“推拿”这座中医桥梁,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享受到妈妈们的爱,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和关爱自己的家人。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于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帮助其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树此次“中医药文化走进人大附中实验小学行”,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课堂内容生动丰富又有趣,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孩子们接受度高,还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医人参与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来,一起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播撒健康生活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