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有人说话时大声喊叫,当别人问他:你在生气吗?他说:我没有生气啊,我只是说话声音大声而已。
旁观者清,自己的状态自己却没有觉知,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和这个大吼大叫的人一样呢?
在这个网络信息充斥的年代,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都在跟着自己的惯性走,很难静下来,关注到自己当下的状态。
当孩子出现状况时,父母想要改变这个状况,孩子状况没有改变,父母还是一直用重复的方法去面对,孩子的状况能改变吗?父母没有觉察,是没法改变的。我也常常扮演这样的角色,一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惯性的应对模式就出来了,或者指责,或者说道理,一点用没有。
如果在事件的当下有一个觉察,觉察自己当下的应对姿态是什么样的,觉察自己内在有什么感觉,头脑里有什么声音,一个是外在应对的觉察,一个是内在状态的觉察。有了觉察,改变就会发生。
怎么觉察
外在应对姿态的觉察主要有三个方面(崇建老师讲座中提到的):
一是你想要什么。这个是对话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对话的成败。
二是你正在做什么。就是对话的内容,包括你的语言、姿态、语气、动作等。
三是你做的是否能达到你想要的。审视两者是否是一致的。
内在状态的觉察主要是觉察自己内在冰山各个层次。我的感觉是什么?我的头脑里有什么想法和念头?我对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期待?我是有价值的吗、是自由的吗?我可以接纳我自己吗?我是很糟糕的吗?我的内在是如何运转的,对外在的应对是有帮助的吗?
内在状态决定外在的应对姿态。如果内在环境一团糟,又怎么走出来应对外在的事件呢?
举个例子,孩子放学回家不写作业玩游戏,妈妈批评孩子:“你怎么又玩游戏了,作业也不写?”,孩子被指责,心里不高兴了,妈妈还在继续说:必须先写完作业才能玩,每次都是先玩,到后面写作业时困了就睡觉了,作业也完不成“。再加上被要求和唠叨,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孩子会听话好好写作业吗?
上面例子就是以前发生在我和我家孩子身上的。当孩子不写作业玩游戏时,我们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觉察一下,我以前会是焦虑的、担心的,担心孩子玩游戏影响学习、影响视力,担心孩子完不成作业,又会引起烦躁。小时习得的惯性应对模式就跑出来了,不是指责就是说道理。
我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关心孩子,和孩子连接,让孩子觉得有价值,可以自己为自己负责。
但是我的应对方式却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不好的,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和信任,孩子也没有力量能做自己,为自己负责任。“怎么又”、“必须”、“每次”这些词都是容易引起孩子逆反情绪的。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一定不要踩雷。
当我有了觉察的意识,先会去看到当下自己的状态,我有焦虑了,有担心了,先安顿好自己,让自己内在稳定,再去和孩子沟通。
怎么应对
和孩子对话,运用好奇的方式,开始练习时不说道理,不给建议、不给答案、不引导至自己期待,不问为什么。
好奇的对话,可以从这三个脉络(来自于崇建老师的讲座)展开。
一是具体事件,了解细节。例如:“发生什么事了?”
二是对人关注,关注人内在的冰山。例如:“你有什么感觉?”
三是回溯过往,回溯可以解开右脑的情绪结块。例如:“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件事的?”。当孩子对家长抱怨:“你以前经常对我怎么怎么样”,我们这时就要用“以前”回溯。
关心孩子,是关心孩子的内心,不是孩子的问题。内在是让外在发生问题的开始,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被接纳的、是有价值的、自由的,孩子是可以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孩子放学回家后,说先看半小时视频,再写作业。时间到了,我听到视频的声音还在继续,想要去提醒他关电视,刚喊出他的名字,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和语气都是以前的应对模式,立刻停了下来,看到自己内在的状态,稳定自己,调整语气和姿态,平静的和孩子说:“时间到了,你还在看,发生了什么”,孩子说:“我已经准备要关了”。幸好我有了觉察,及时暂停了,否则差点冤枉了孩子。
觉察不只是在发生事件的时候觉察,是可以随时随刻觉察练习的。
觉察可以让自己内在的状态随时保持稳定,不受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可以让自己有一致性的应对,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每一天,每一个当下,我们都来开始练习觉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