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上初中了,从9月份开始,我就觉得有些不安和焦虑了,课程从3门主课变成了7门,我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安排,孩子一边要游泳(还是两训),一边还要应对7门功课。有时看到他的“慢悠悠”我真有点抓狂!
我知道我这种状态是不对的,因为我把本该孩子考虑的问题,硬拉到自己身上,然后,用我的考虑、我认为的去指导孩子,如果他不配合,我又抓狂!这不是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吗!那怎么办?不管吗?放手吗?怎样把握这个度?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
与其焦虑,不如行动!从自己开始,开始学习,开始读书!虽然一直都有听书的习惯,但要把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但就要慢慢地学会输出,我的文字水平一般,就从我觉得好的句子copy开始…坚持每天一本书,跟着优秀的人身后,相信自己慢慢也会变得优秀,加油️!
2024.1.5 第1本书《不安的哲学》
“所谓不安,就是人们为了逃避此类人生课题而被激发出来的情绪。换言之,人们产生不安情绪的目的是逃避‘人生课题’”。
当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带来的不安的时候,我们会退缩,我们会选择不做、选择回避。我们不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能拖就拖,等问题爆发出来再说,没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不去关注它。
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做决定,而是为了不做决定,所以不安。
所以,做决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才是消除不安的真正有效的方法。
帕斯卡给出的让你能够找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的方法,就是“消遣”。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所有事情,人生的种种坎坷、努力、进取、赚钱、赔钱,甚至沦落街头,你都将它们视作消遣,这时候,不安的感觉就会快速地减弱。这是关于不安的概述。
只有当下才是我们可以生活的地方。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无论你是能活三千年,还是三万年,都请记住,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最长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这是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的观点。
不能活在当下,其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和现实的联结点。……我们生存的目标就是在接受的同时,不断给予和贡献。只要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目标,就不会在未知的人生之旅中迷失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