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确确实实的时候是来源于一个玩cosplay喜欢画画的舍友,记得大概7、8年前,她在微博上写了类似不画画就会死的言论,让我很震撼。当时的我刚毕业,没有她早熟,任何事情都是懵懵懂懂的,人情世故人世百态也是从书里学的儒家道德水准,压根没有什么自己的思考。她所提到的月亮与六便士,我也没看过。
几年过后(可能晚了人生的1/10的时间了),我第一次拿起了这本书,看懂了她当时的信仰和坚定。
想说几点吧:
1、关于人性(原谅我始终没有办法用更确切的语言说明白我想说的这种存在于人性之中的东西)。那种从来没有任何书籍资料提到过的,没有人提及或交流它,但大家又在冥冥之中全都遵循的一些小心思、阴暗面、即时反应、普遍心理、普遍习性动作。这种东西我曾经一味的认为是中国人特有的心理,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是人共同的。下面是我摘录的几处:
我那是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镇之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的并存于一颗心里的。
每个人都想叫宴会热闹一点,所以谈话的嗓门逗比平常高了许多,屋子里一片喧哗
思特里克兰德很有礼貌的笑了笑,就像那些承认你说了一个笑话而又不觉得有什么可笑的人一样,他并没有说什么。
2、关于爱情和亲情
我觉得主角思特里克兰德可能是爱着爱塔的,试想一个女人完全不顾金钱的诱惑而听从丈夫的遗言,将值万金的画作毁于一旦,谁能不爱这样的女人呢。现在有一句话说“娶妻当娶潮汕女”,为什么在男人心里,听话的女人这么受欢迎,而完全不顾金钱、名利、遗传等现实功利的东西。可能一旦加上了世俗的外物之后,爱就不会是单纯的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只能说情,而谈不上爱的本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我会不会舍弃一切而追求我的理想呢,我当时最放不下的人物是父母,但欧美的小说中却很少提起父母的羁绊。主人公是离开了家乡,被普通人所贬斥的也是抛弃妻子,而没有说到孝顺父母,这点需要思考。
3、关于理想
一口井喜欢写作,这是一个理想,是我们内心的月亮和向往,但我们跟思特里克兰德、亚伯拉罕、梵高、海明威不一样,在艺术面前我们没有办法舍弃掉周边的一切,不能完全的忘我,做不到洒脱,所以当我们要写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我达不到用精辟的言语表达我思想的境界。我想大概博士的炼狱阶段就是让每个人去炼狱于自己心中的伊甸园中,当然前提是博士的内容是你的理想和月亮,但这点恰恰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