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题目以后就应该这样做,如果只是为了分数,语文备课组可以遵照如下流程作业。
老师需要完成的部分:
第一步: 对以往考卷出现过的诗人名称做一个频率统计,例如:
A =【李白:121, 杜甫:100, 辛弃疾:54,白居易:85】
意思就是李白在考题中出现过121次。然后对 A 做一个从高到低的排序,越靠前的诗人说明要特别关注。
第二步:对高频出现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这一种,找出他们写过的所有古诗,然后抓出一些关键字,如例如:忧国忧民,淡泊名利这类字眼,同样的做一个统计。
B = 李白:【追求自由:210,反抗传统:89,蔑视权贵:156,怀才不遇:312】
意思就是李白的作品里,有210首诗表达过追求自由。同样的,对 B 做一个排序,越靠前的关键字越能表现诗人的人格特质。
第三步:老师需要建构一个答题模板 C,这一步需要老师查阅大量历届考题,得出一个大致的模板,这个模板需要每个学生熟记。
学生需要配合的部分:
最后,学生的手上会有【模板 C,A,B】这些资料,学生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当下题目来选出具体的关键字。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定义成,拿到文本 X,看到对应作者 A 能够找出 B,然后目标是基于 X,把 B 中最有可能的情感特质 b1。
写成数学就是 Pr [ b1 | X, B ]。
意思就是在给定某诗人的风格排序 B,和给定当下文本 X 的时候,表达 b1 的感情特色的概率 。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出自李白的诗表现理想抱负明显大于忧国忧民的情感。因此脑袋中大致会有如下判断:
Pr [理想抱负 | X, B ] > Pr [忧国忧民 | X, B] 意思就是这句是比较像是在表达理想抱负而不是忧国忧民。
基于这个方法,学生的学习内容就变成了,1)背诵模板 C,2)尽可能知道重点诗人(如 A 序列排序后为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的排序前10的情感特质(如李白的前3个特质就是,怀才不遇,追求自由,蔑视权贵,3)学习如何判断 Pr [ b1 | X, B ],(即根据当下文本 X,锁定为某个作者的那 3 个特质,再加以判断哪一个特质最为符合当下文本)。
至少在这样看,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前两项都是老师要准备,学生要记住的,最后一项是学生要不断训练和验证的。
具体的训练方式甚至可以是如下的例题:
作者,【李白】文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问以下表达的情感何为正确 ?
A. 怀才不遇 B. 追求自由 C. 蔑视权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