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从大学开始,在宿舍吃外卖的时候要看会儿电视节目。不管是综艺,还是电视剧都好,总感觉在做吃饭那么有意思的事儿的时候,如果再不加上点更有意思的事情就感觉是吃凉皮不加凉皮了。
以前可能是对着电脑吃饭,现在可能是对着手机吃饭,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对着人吃饭,我不太知道。
之前看抖音上的一个段子,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在研究我们这些先人的时候,可能会写道:“抖音是古人装食物的一种器具,因为古人吃完饭之后都要刷抖音。”
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如果以后有人还继续写中国人的饮食之道,可能也会把这种想想写进入吧。
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中华小当家》《大染坊》《康熙王朝》,在我们班反响最大的就是《中华小当家》,主要是因为我经常在晚上十点多还在看,我可怜的室友们在听到动画片中一些形容片段的时候,完全忍不住,馋的不行,于是就跑去校外的夜宵摊子买吃的解馋,结果我在大学胖了二十多斤,都是夜草的锅。
我的高三班主任曾经也给我们讲过一个事情,有人问寺庙里的大师傅,为什么他吃饭会这么香,为什么别人吃同样的东西但是并没有感觉这么香呢?大师傅说道:“因为我在吃饭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想着吃饭的这件事情,别的都不想。”
要是这么说,我知道我为什么吃饭不香了,我没有专注于吃饭本身,而是被电视节目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
网上也有一种叫「电子咸菜」的说法,特指一切可以在吃饭时打开,具有控制食欲及饭菜可口程度的视频、节目、剧集等。没有就着电子咸菜吃过饭的,都不算是合格的现代青年。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的袭来,我们留给自己的时间也多是和手机一起度过的,没有时间进行很多线下的社交,被手机耗尽了生命,忘记了初心。
这些大趋势,我们身处其中,几乎都是逃不掉的。
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我们要在这里做出一些选择而已。
那些批评我们中了手机的毒的专家们,也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手机能给人带来快乐,人们就追逐手机,其他的如果也能带来,也去追逐别的去了。
我其实很不喜欢那些动不动就批评人的人,年轻人的活法你真的不懂,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
也不要以前的眼光和老一辈的思想去约束现在的人,对于某些想象我们只有默默地看着的份儿至于评论以及后事,都留给他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