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xū”,这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虚”字,上边是一个已经有些变形的虎头,下边则是一个“丘”字。小篆缘此而来,虎头之形明晰了许多。楷书把“丘”讹变为“业”,写作“虚”。
“虚”,以虎头和丘会意,表示貌似高大,实际由土构成的大土山。《说文》释为:“虚,大丘也。”《诗·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这是说:登上那个大土山,以便能看到楚国之地。由土山之义,又引申特指有人住过,后来荒废的高地,如“殷虚”一词便指商人住过的荒废高地,此义后来写作“墟”。由“貌似大山,实乃土包”之义,又引申出了“空虚、虚假、胆怯、徒然、虚弱”等诸多意义,如成语中的“乘虚而入、虚无缥缈、虚位以待、做贼心虚、虚度年华、虚怀若谷、心疲神虚”等等。
[插图]
网友评论